揭秘慈禧陵墓竟遭賊惦記 致數(shù)億珍寶遺失
獨攬朝綱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一生極度奢靡,對其死后靈魂寄居的地方更是重金打造,向后人昭示其不可一世的權(quán)威與地位。然而慈禧陵墓卻吸引來無數(shù)盜墓賊,這一皇家陵寢遭遇過怎樣的劫難?無數(shù)珍寶又流落何方?下面由本文帶領(lǐng)大家解密慈禧秘事吧!在天津的張園,已經(jīng)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得知皇家陵墓清東陵的慈禧陵和乾隆裕陵被瘋狂殘忍盜掘后,異常震怒,并向國民政府表示強烈的抗議。
作為大清王朝入關(guān)后第一座皇家陵寢,防盜措施密不可破。究竟是何人對固若金湯的皇陵下手?
通過抽絲剝繭般的調(diào)查,矛頭直指當時駐扎于天津薊縣馬伸橋的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孫殿英是河南省永城縣人,字魁元。
民國初年,軍閥連年混戰(zhàn)。孫殿英糾集一批土匪、賭鬼、煙販組成隊伍,后投靠國民黨。其任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在河北遵化一帶駐防。1928年,孫殿英率部正駐扎于天津薊縣馬伸橋,而這里距清東陵非常近。
“孫殿英部隊是雜牌軍,軍餉不足。1928年春,東陵當?shù)卮笸练笋R福田放出狠話,要拉起二三百人隊伍進入東陵盜墓,并揚言東陵寶物都是他的,這極大刺激了占有欲極強的孫殿英。”
李寅說,當時馬蘭峪一個鞋廠老板向?qū)O殿英訴苦,說馬蘭峪地方治安不好,控訴土匪惡性。孫殿英以此為借口,迅速出兵清東陵所在地遵化馬蘭峪,趕跑土匪馬福田。隨后張貼告示,以軍事演習為名,戒嚴整個陵區(qū),實施盜墓。
孫殿英部隊瘋狂盜掘了被認為清陵中最富有的慈禧和乾隆的陵寢。孫殿英部隊從清東陵西側(cè)的小紅門潛入清東陵陵區(qū),并選擇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陵作為盜墓的首要目標。到達慈禧陵的隆恩殿及東西配殿,匪兵們將目標鎖定為埋藏有大量珍寶的陵寢地宮。
李寅說,清東陵皇陵建筑是極其機密的,那是皇家的珍貴檔案。而清東陵皇家陵寢內(nèi)最重要的部分是封土寶頂下的地宮,那是安放帝后棺槨的地方,也是大量奇珍異寶一同陪葬的地方。
為找到地宮入口,孫殿英部隊在最初的兩天亂挖一通。隨后,他們尋到一位曾參與修建地宮的老匠人。《民國東陵案資料》記載:“該軍工兵,有白發(fā)長須者,疑系昔年修陵之工人?!?/p>
按照工程做法的記載,慈禧陵的地宮入口在古洞門最北邊,金剛墻和地面相交線的中點。而與慈禧陵不同,乾隆的裕陵則在高大的明樓后面的一個“啞巴院”,傳說招募的工匠都是啞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機密。在啞巴院北面有一道琉璃影壁,影壁之下便是地宮入口。
然而迎面一道高大石門阻擋了盜墓者的腳步。清東陵地宮里的每扇石門都重達3噸多,門后有頂門石。慈禧地宮為五券二門,乾隆裕陵地宮為九券四門。
按照常理,用一把拐釘鑰匙,使用巧勁兒便可打開石門。但盜陵匪兵最初并不知道石門背后的奧秘,十幾人用粗木杠用力撞擊石門,所以至今在慈禧陵墓第一道兩扇石門上,仍遺留著當年被撞毀壞的痕跡。
直到慈禧地宮第一道石門打開,匪兵們才恍然大悟,他們再沒有用蠻力打開后面的石門。因此,慈禧地宮第二道石門和乾隆地宮的前三道石門至今保存完好。乾隆地宮第四道石門則是盜墓者將炸藥置于門檻西側(cè)炸開,至今被炸毀的兩扇石門依然靜靜的躺在乾隆地宮。
相較于慈禧地宮,乾隆地宮要復(fù)雜許多,九券四門,整個結(jié)構(gòu)組成一個“主”字形,進深54米,相當于一座地下宮殿。據(jù)了解,由于地宮常年滲水,在盜案發(fā)生時,乾隆地宮內(nèi)蓄積很深積水。據(jù)王新光介紹,乾隆地宮是目前清東陵所有開放的地宮中最精美的一座。
“打開慈禧陵墓的時候,地宮口噴出一股強烈的氣浪,把人都噴出去了,當時把盜寶的士兵都嚇壞了,以為里面有機關(guān),而實際上是由于20年的封閉,里外壓差造成的?!崩钜f,地宮里難以想象的漆黑,摻雜上封建迷信思想,異常的恐懼讓很多盜匪在驚亂中出現(xiàn)了踩踏。
最開始匪兵們并不敢動手。據(jù)說一位連長對著棺材三拜九叩,說明為籌集軍餉不得不盜墓等原因,并痛哭流涕一番后才開棺盜寶。
據(jù)民國時期華北出版的《時事白話》里記載,當孫殿英的部下打開慈禧棺材時發(fā)現(xiàn),慈禧的尸體沒有腐爛,而是如生前一般安詳?shù)靥稍诠撞睦?,棺中的珍寶散發(fā)光芒照亮整個墓穴。
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公認的可信度較高的清廷內(nèi)廷大總管李蓮英的侄子李成武寫的《愛月軒筆記》對慈禧墓的隨葬物品記載:“頭前置翠荷葉,腳下置一碧璽蓮花,桃李杏棗等寶物,共大小二百件,其旁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一百零八尊,后足左右各至西瓜一枚,甜瓜二枚?!崩钜f,慈禧棺材裝滿珠寶,尸身周圍都用珠寶填縫兒,珍寶散發(fā)著璀璨的光芒。
進入慈禧地宮匪兵們被震驚之余,更是劈棺揚尸,盜掘珍寶。據(jù)李寅介紹,針對慈禧陪葬的珍寶價值,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價值白銀5000萬兩,另外一種說法則達到一億兩。
在社會上流傳較廣的慈禧幾件重要的陪葬品包括其口含的夜明珠、價值16萬兩白銀的陀羅尼經(jīng)被上鑲嵌的820粒珍珠、翡翠白菜、香冊香寶等。
而在乾隆裕陵地宮被打開后,乾隆帝以及5位后妃的棺槨均被利斧劈成碎塊,無數(shù)的商周銅鼎,漢玉浮屠,金質(zhì)佛像,等均被搶的搶、扔的扔。乾隆傾其一生搜集而來的一卷卷曠世罕見的名帖字畫等都被毀于爛泥濁水之中。
一件褪去珍珠的陀羅尼經(jīng)被盜匪扔于陵寢里,有幸留存至今,自去年十一在清東陵展出。其余大多珍寶則已無從知曉去向,因此成謎。
孫殿英盜墓之后,將很多稀世珍寶送了禮,包括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按罅空鋵氝€被孫殿英走私海外,換來外匯,購買丹麥軍火,裝備部隊,擴大勢力。”
雖然歷史上并未對孫殿英盜墓最終定案,但其盜墓被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是板上釘釘?shù)氖穼崱0▽O殿英盜案在內(nèi),根據(jù)年代,清東陵遭遇的大小盜墓共計達7次之多。
然而,在大規(guī)模的東陵盜案中,清入關(guān)第一帝順治的孝陵卻幸免于難,成為清東陵內(nèi)唯一座未被盜掘的陵寢,孝陵地宮至今完整無損。
順治去世前就有遺命,要求其死后行完百日禮后火化,遺體也因此從紫禁城出殯至景山,順治棺槨及陪葬的奇珍異寶在這場大火中付之一炬。此外,康熙帝為父皇樹立的功德碑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護孝陵免遭盜掘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