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年羹堯為何要被雍正賜死?
年羹堯,字亮功,號雙峰,同進士出身。官至川陜總督、撫遠大將軍,并加封一等公,可謂位極人臣。他在平定西藏和青海中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那么為什么卻遭到了賜死的命運,真的是應驗了那句“狡兔死,走狗烹”嗎?
他在平定西藏叛亂和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中立下無人可及的戰(zhàn)功,并在雍正即位之初起到了穩(wěn)定局面的作用,因此被雍正視為左膀右臂,人稱:內(nèi)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
在雍正即位初年的時候,年羹堯主要起了兩個作用:
一是替代十四阿哥允禵的位置。允禵也參與了“九龍奪嫡”且歷來與雍正不和,何況他長期在外帶兵,因此雍正對他頗有忌憚。
二是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的叛亂。雍正元年,清廷晉封察罕丹津為黃河親王,引起羅卜藏丹津的不滿,隨即叛亂。恰逢此時允禵離開西寧回京奔喪,遂用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岳中琪為奮威將軍,平定了這場叛亂。
在這一時期,雍正與年羹堯的君臣關系可以說是蜜月期,雍正依靠年羹堯穩(wěn)定了江山,年羹堯依靠雍正獲取了權力和地位。
年羹堯(1679年—1726年),中國清朝名將。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于一身。
雍正二年十二月,年羹堯在入京覲見雍正后奏報返回西安的情形。
在此奏折中,雍正作了長篇批示,告誡他:
“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為君者,施恩易當恩難,當恩易保恩難,保恩易全恩難。若倚功造過,必致返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p>
雍正用罕見的長篇大論來強調(diào):功臣不易,而帝王保全功臣更不易。朱批寓意深刻,但警告之意溢于言表。
那么雍正為何會警告他呢?
具載,年羹堯入京覲見雍正路過直隸時,命直隸總督李維鈞和巡撫范時捷跪道送迎。入京后,他的車馬行駛在專供皇帝行駛的御道上。覲見雍正時,“天子御前箕坐,無人臣禮”。
這些做法,在皇權至上的雍正帝看來是臣子絕對不可以僭越的??v觀朱批,雍正帝更多的是苦口婆心的規(guī)勸,希望年羹堯幡然醒悟。
因此說雍正之后殺年羹堯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實非持平之論。
但從后來的情形看,年羹堯并未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變本加厲,絲毫不知道收斂。
雍正三年正月,年羹堯指示陜西巡撫胡期恒參奏陜西驛道金南瑛,而金南瑛卻大有來頭,是雍正心腹十三阿哥怡親王的人,雍正認為這是年羹堯打壓怡親王,結黨營私之舉,不予準奏。雍正也私下批示臣子與年羹堯劃清界限,對年羹堯的不滿公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