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垮臺南方的一百多萬明朝軍隊都去哪兒了?
我們都知道明朝實行雙都制,南京政府有自己的內閣和軍隊。那么當崇禎皇帝垮臺后,南方的一百多萬的軍隊去哪了呢?
崇禎皇帝殉國的消息傳到了南方,南方的各位藩王顯示假惺惺的掉了幾滴眼淚,然后就開始各自準備自己的龍袍去了,說起南明這段歷史,只能用一個字來概括:亂!大Boss崇禎被李自成干掉了,山海關外的清軍都在吳三桂的帶領下干掉了李自成,而南方各路藩王還在為闖賊的覆滅拍手傻樂呵,在南方各位藩王眼里,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但是當時還有很多明眼人其實看出來了,清軍打敗了大順軍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清軍的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平定南方了,話雖然是這么說,但是南方各路藩王暫時還沒心思去考慮清軍的下一步戰(zhàn)略部署是什么,他們現(xiàn)在要忙的就是要抓緊時間,比別人先做好龍袍,準備登基。
其實當時據(jù)史書統(tǒng)計,南方的明朝軍隊還有一百多萬人,如果能夠善加利用,在內部形成統(tǒng)一的部署,干掉當時僅有十幾萬的八旗軍,恢復明朝的大半江山是完全有可能的,可惜明朝的這些軍隊大多都消耗在了內戰(zhàn)上,不是今天你打我,就是明天我打你,其中尤其以唐王朱聿健和魯王朱以海的爭斗為甚。
當時魯王主要控制浙東一帶,而唐王則比較牛了,不僅控制了福建全省,而且還得到了南方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承認,當時魯王和唐王都已經(jīng)登基即位,連官員都分封好了,但是就是因為唐王登基的時間比魯王稍早了一點,所以才搶占了先機,于是唐王便派人到魯王處要求魯王退位就藩。
開始魯王死活不同意,好不容易登上的皇位,一夜之間就又回到解放前了,我官員都封好了,你再讓我從頭再來,魯王覺得自己很沒有面子,很多大臣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也不愿意到唐王處就職,擔心自己被降級使用。
結果唐王很聰明,第二次派使者來直接告訴大臣們你們現(xiàn)在什么職稱,到我那照樣使用,絕對不降你的職,說不定升的還比較快,結果此言一出,魯王朝廷的大臣們紛紛建議魯王趕緊退位就藩,甚至在朝堂之上慷慨陳詞,痛斥利弊,要魯王以國家為重,唾沫四濺之后,魯王一看人心都散了,自己再賴在皇位上也沒什么意思,于是就到福建向唐王稱臣去了。
雖然南明小朝廷內部鬧的挺歡,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在皇位之爭中,他們誰也不是真正的贏家,真正的贏家是此時對南方虎視眈眈的清王朝,當南明小朝廷內斗的時候,清王朝的統(tǒng)治者們在一旁嗑瓜子,看好戲,等到打的差不多了,清軍又派軍南下,接連把這些爭權奪利的王爺們一個個都給砍了腦袋。
可憐南明政府的100多萬大軍,不是被清軍收編,就是跑到了海外,還有一些直接落草民間,當起了山大王,當然還有一些一直在參與反清斗爭,例如天地會等反清組織,其實都是由明朝的殘兵敗將組織起來的,雖然在武俠小說中赫赫有名,但是在歷史上還真沒鬧出太大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