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家被抄時土地19萬頃 在南京住房13處
曹家老宅規(guī)模有多大?
曹家老宅究竟有多大呢?黃強表示,曹寅任職時,深得康熙皇帝寵信,康熙六次下江南,其中四次是由曹寅負責接駕,并住在曹家。曹家可以作為皇帝的行宮,僅從這一點上就可以推測曹家的地盤有多大,其奢華程度怎樣了。
但是在曹上報的奏折中,對于家產(chǎn)、田地的說明,并不多。不過,也可以從其他方面來印證曹家老宅的經(jīng)濟規(guī)模。首先是房屋數(shù)量與居住人口。曹家三任江南織造,是其鼎盛時期,生活奢華,人口眾多。隋赫德上報《細查曹房地產(chǎn)及家人情形折》中說:曹家到雍正五年(1727年)底被查抄時,尚有“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處,共計四百八十三間,地八處,共十九萬頃零六十七畝。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十四口。余則桌椅、床杌、舊衣零星等價及當票百余張外,并無別項,與總督所查冊內(nèi)仿佛。又家人供出外有所欠曹銀,連本利共計三萬二千余兩?!?/p>
根據(jù)這段文字的記錄,在曹家頹敗,被治罪的時候,曹家尚有19萬頃的土地,住房483間,人口140口,以及別人所欠曹家的債務(wù)32000多兩銀子。
黃強表示,大致上江寧織造府的結(jié)構(gòu)分為三路,“東路是辦公的衙署,深達六進;中路是住家的府第,有內(nèi)宅五進;西路則是戲臺、射圃和花園。”織造府的西園簡稱西花園,內(nèi)有西池、西堂、西軒、楝亭、鵲玉亭、鵲玉軒等景點。西園中的楝亭是曹家會客廳,是曹家結(jié)交社會名流的重要場所。因為康熙皇帝南巡,住在織造府內(nèi),為了使織造府符合行宮的要求,曹寅花了大量的金錢來修飾、布置江寧織造府。
1984年8月,在南京發(fā)現(xiàn)了曹家任職江寧織造時的花園遺址,南京市文管會考古隊在大行宮小學東南角地下發(fā)現(xiàn)一些完整的假山基石和太湖石,還“出土了胭脂紅、深綠、藍靛色染料和黃蠟、花盆、碗碟的碎瓷片,其中有的碗碟底部燒有‘大明成化年制’和‘大清雍正年制’字樣,以及五爪蟠龍筒瓦等。有關(guān)專家分析,認為此系江寧織造府西園遺址所在?!?/p>
曹家的收入和虧空
支撐如此巨大的宅院,江寧織造府邸,乃至成為皇帝南巡的行宮,必須有巨大的經(jīng)濟收入,否則難以維持。那么曹家的經(jīng)濟收入情況又是如何的呢?
黃強表示,康熙十六年(1677年),曹璽支取的俸祿是130兩,拿的是正三品的薪餉,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就被康熙加賞為正一品??滴跛氖哪?1705年)閏四月,曹寅加正三品的通政使司通政使銜,俸祿130兩。一百多兩的俸祿,在當時社會不算低了,依照當時的物價指數(shù),應(yīng)該是進入高收入階層了,但是即便是這樣的官俸,也難以置辦曹家老宅,更不要說維持曹家奢華的生活了。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在南京到香林寺上香,曹寅從秣陵與和州兩處購買了420畝土地,施舍給該寺,作為香火田,購置的費用是曹寅出的??滴跛氖哪昕滴趸实鄣綋P州,其三汊河的行宮,又是曹寅自掏腰包興建的,曹寅、李煦各出了2萬兩。不說曹家老宅(江寧織造府)的修建需要多少銀子,單是這420畝的香火田,金額一定不少。至于揚州三汊河皇帝行宮,4萬兩費用就更為可觀。曹寅哪里有那么多的銀子?他的俸祿是遠遠不夠的。
曹家?guī)兹喂賳T,玩的是用官家銀子補貼自己的游戲。曹寅臨終時,虧空了32萬和26萬多兩的兩筆銀子。不同的是,他們的虧空得到了主子皇帝的默許,康熙皇帝就允許蘇州織造李煦以代理鹽務(wù)的收入?yún)f(xié)助曹逐步退賠。
由此可見,曹家維持巨大經(jīng)濟支出的收益,不是官俸,而是鹽務(wù)收入,即清代官員官俸收入以外的“耗羨”,通俗話說就是撈外快。
黃進德先生考證,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李煦為曹家代管鹽差,任滿時上報耗羨所得為586000兩銀子之巨,同時期的廣東全省的耗羨不過156000兩,曹家一家管理鹽務(wù)撈的外快收入是廣東一省的3.7倍?;实勰涎玻篌w遵循這樣的原則,費用由內(nèi)務(wù)府供辦開支,江寧、蘇州、杭州三地織造是內(nèi)務(wù)府的直屬機構(gòu),其官員多由皇帝親信擔任,皇帝巡視江南的接駕重任自然就落在了織造身上。接駕費用名義上由織造出,實際上還是向內(nèi)務(wù)府報銷的,用的是皇帝的錢,辦皇帝的事,其花費也就鋪張起來,總支出自然不得少。皇帝與內(nèi)務(wù)府也知道內(nèi)情,對于曹寅用織造府銀子、鹽政銀子來沖抵也是認同的。
曹家在南京的住房有13處
對于曹雪芹的故居、房產(chǎn),紅學家普遍認同的有兩處,一是南京,二是北京。黃強表示,根據(jù)吳新雷先生的考察,曹家在南京的住房有13處。除了大行宮與隨園外,吳新雷認為有一處在丹鳳街小學。
1975年初,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員在南京佛心橋37號院內(nèi)發(fā)現(xiàn)“香林寺廟產(chǎn)碑”,立碑的年代是清嘉慶三年(1798年)九月。碑文記載:“前織造部堂曹大人買施秣陵關(guān)田二百七十余畝,和州田地一百五十余畝。”這前織造部堂曹大人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這表明曹雪芹家是香林寺最大的施主。一次施舍寺院420畝土地,可見曹家的經(jīng)濟實力之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