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三國演義》中故事情節(jié)之千里走單騎的人是誰?

        2017-03-16 17:17:2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千里走單騎是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jié)之一。主要講述關羽、劉備下邳失散,關羽陷身曹營。劉備去投袁紹,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單

        千里走單騎是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jié)之一。主要講述關羽、劉備下邳失散,關羽陷身曹營。劉備去投袁紹,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單人匹馬保護二家皇嫂千里尋兄。在五關當中分別受到了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攔;關羽被逼無奈,過五關斬六將。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會。戲文當中又叫古城會。

        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關羽傳》上記載:“乃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于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由此可見,關羽雖有千里尋劉備之事,但由于曹操成其之志,并未派兵追趕或設卡攔阻。此行可謂路途坦蕩、一帆風順,所以“千里走單騎”是真,但“過五關斬六將”不過是《三國演義》中的杜撰罷了。

        關羽殺了袁紹大將顏良,幫助曹操解了白馬之圍,覺得已經報恩,再得到劉備的消息后,遂“封金掛印”離開。關羽保護著二位嫂嫂先是來到東嶺關,守將孔秀說沒有曹公的文書,不許關羽過關,被關羽所殺。洛陽太守韓福同樣不讓關羽過關,先是派牙將孟坦出戰(zhàn),結果被關羽斬為兩段。自己想暗箭殺傷關羽,也被關羽殺了。在汜水關,守將卞喜在鎮(zhèn)國寺中埋伏刀斧手暗殺關羽。寺中主持將陰謀告訴了關羽,關羽將卞喜殺死。滎陽太守王植想用大火燒死關羽,手下胡班將陰謀告訴關羽,關羽趕緊離開,王植不舍前去追趕,被關羽所殺。關羽來到黃河渡口,守將秦琪不放關羽渡河,同樣為關羽所殺??墒堑鹊搅撕颖痹B的地盤,卻聽人說劉備已經去了汝南。關羽重新渡過黃河,想到汝南去見劉備,卻遇到曹操大將夏侯惇。兩人將要廝殺,張遼趕到,傳達了曹操的命令,給關羽放行,關羽才得以繼續(xù)前行……這就是《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關羽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和“千里走單騎”的故事。

        故事精彩,情節(jié)曲折,讀來引人入勝,只是從歷史的真實來說,發(fā)生在關羽身上不太合理。關羽要到河北去,他應該走的方向是東北,而不是大老遠的跑到西北方洛陽,然后再看著黃河不過,而是專門沿著黃河走,特意的去找那些個危險的關口。不過,三國故事大多都是有所本的,關羽身上沒有發(fā)生,不代表在其他人身上就沒有發(fā)生,三國時期還真的發(fā)生過兩起“千里走單騎”的故事,這兩個人雖然沒有關羽那般名氣,卻也可以算得上是三國名人。

        這兩個人是曹操手下的曹休和蜀漢國的廖化。

        曹休是曹操的同族侄子,他的祖父曹鼎歷任河間相、吳郡太守、尚書令。漢末天下大亂,曹氏宗族各自四散離鄉(xiāng),曹休也無法在家鄉(xiāng)呆下去了。曹休十幾歲喪父,他自己和一個門客抬著父親的靈柩,暫時把父親安葬了,然后帶著母親,渡江到吳地避難。中平六年(公元189),曹操在兗州舉義兵討伐董卓,曹休變易姓名,從千里之外的吳地途徑荊州,走小道北上,投奔曹操。曹操見到曹休,當時就對身邊的人說:“這是我們家的千里馬駒啊!”意思是說,曹休能夠輾轉千里來歸,如同一匹已經行走千里的馬駒一般。曹操讓他和曹丕一同吃住,待他和親兒子一樣。后來曹休跟隨曹操四方征戰(zhàn),還擔任過天下最有名的精銳部隊之一,虎豹騎的首領。又因為和曹丕的特殊關系,曹休官職達到了征東大將軍、假黃鉞,東南方向的將軍包括張遼在內都歸他節(jié)制。魏明帝時期曹休擔任了大司馬,直到石亭之戰(zhàn)失敗,因慚愧發(fā)病而死。

        曹休避亂到吳郡,是因為祖父曾在此地做官,會有一定的人脈關系。那為什么要走荊州呢?這是因為當時的荊州,相對來說還穩(wěn)定一些,比如說關中、洛陽地區(qū)大亂時,就有大批的人進入荊州。如此看來,曹休盡管走的這條路線是三角形的兩邊,但這兩邊既是短邊,又是安全的。而從現(xiàn)在江蘇的東南部走湖北到達河南中東部,又何止千里!另外,曹休這個人對待母親至孝,母親死了,他不吃不喝,以至于形體一天比一天憔悴。魏文帝曹丕讓人逼著他脫去喪服,讓他飲酒吃肉,直到他回譙縣老家給母親下葬,還專門下令讓其節(jié)哀。這說明什么呢?侍奉母親至孝的曹休,又沒有其他兄弟以及家丁門客可以依靠,就只有自己帶著老母親“千里走單騎”了。

        再看廖化的“千里走單騎”。

        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荊州襄陽人。關羽統(tǒng)領荊州期間,廖化是前將軍主簿。關羽臨沮兵敗后,廖化到了吳國。和那些被俘或者投降到吳國的人不同,廖化時時想著回到劉備的蜀漢國,于是就裝死,而當時旁邊的人都信以為真,確實把他當死人對待了。就這樣,廖化得以帶著老母親奔回蜀國。廖化晝夜不停地向西行進,正趕上劉備東征吳國,廖化終于在秭歸遇見了劉備。劉備非常高興,任命廖化為宜都太守。

        廖化是被俘還是被圍后集體投降東吳的不得而知,但這時候的廖化肯定是只有一人帶著老母西行。由于兩國當時處于敵對狀態(tài),廖化西去不可能大搖大擺的走直線大路,其危險程度不言而喻。又因為廖化是作為“戰(zhàn)利品”歸屬吳國的,詐死后西行也不會是高調而行,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上,廖化的這個“千里走單騎”一點也不比關羽的那個“千里走單騎”輕松安全。

        在廖化身上最有名的就是那句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讓他成為了一個平庸之人擔當大任的典型。但歷史上的廖化并不平庸,而是果敢剛烈,智勇雙全。廖化最后官至右車騎將軍這樣的高職,還享有假節(jié)這樣的高度信任,在蜀漢國并不是一般人可比。不過,由于蜀漢國后期整體上陷于平庸,一個廖化也就很難有所作為了。

        曹休、廖化的“千里走單騎”當中并沒有發(fā)生多少故事,但他們的事很可能給了文學創(chuàng)作者一定的啟發(fā),這才讓我們今天能夠看到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和“千里走單騎”的精彩。所以說,從整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來說,他們的苦沒有白受,他們的路沒有白走。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