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老鄉(xiāng)雍齒為什么背叛"沛公"劉邦?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后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占沛縣等地,稱沛公
劉邦慫恿家鄉(xiāng)人民殺了沛縣縣令后,自立為沛公,他招募了二三千人的部隊,以他家鄉(xiāng)沛縣的豐邑為根據地開始打擊秦軍,結果秦朝泗川郡的部隊包圍了豐邑,圍了兩天,劉邦只得出城交戰(zhàn),沒想到把秦軍打的大敗而逃,于是任命老鄉(xiāng)雍齒守衛(wèi)豐邑,自己帶兵向北追擊逃兵,抵達薛縣后,將泗川郡的郡守抓獲殺掉。這一仗是劉邦起義后的第一仗,對劉邦及其集團產生了積極影響,也使劉邦名聲大震。
因豐邑隸屬魏國,魏國便派人來索取,揚言如果不交出豐邑就要屠城。雍齒是當地豪強,本來就沒打算跟隨劉邦,結果立即反叛投靠了魏國。劉邦很生氣,帶兵攻打豐邑又沒打下,無奈退回了沛縣。劉邦痛恨雍齒的背叛,更痛恨自己家鄉(xiāng)人對他的背叛,連恨加氣,病倒了。從此,劉邦對自己的家鄉(xiāng)便增加了幾分的惱恨。
后來,靠著項梁的支持,劉邦奪回了豐邑。平定天下后,予以了“秋后算帳”,既:免除沛縣世世代代的賦稅和徭役,但沛縣所屬的豐邑卻因以前的背叛而被剝奪了這種特權,劉邦還想懲治罪魁禍首雍齒,張良進言說,不僅不能治罪反而應封他為侯,這樣可以安定人心,結果雍齒首先被封為什邡肅侯??吹接糊X這樣的人都被封了侯,眾將士的心頓時穩(wěn)定下來,漢朝從此一統(tǒng)江山。
十二年后,劉邦重返沛縣,與父老鄉(xiāng)親縱情暢飲,留下了著名的《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十多天后,劉邦欲動身回京,沛縣的百姓苦苦挽留,又住了三日。臨走時,沛縣全城出動相送,一起跪倒塵埃,求劉邦也免除豐邑的賦稅和徭役,他們說:“沛幸得復,豐未復,唯陛下哀憐之?!币馑际钦f,沛縣有幸得以免除賦稅和徭役,但豐邑卻沒有免除,望陛下可憐他們。劉邦說:“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為其以雍齒故反我為魏。”意思是,豐邑是我生長的地方,我怎么能忘呢,只是因為當初他們跟著雍齒反叛我,才落得這樣下場。在父老鄉(xiāng)親們的再三懇求下,劉邦才答應免除豐邑的賦稅和徭役。
據《史記》記載,劉邦出生沛縣豐邑中陽里村,自幼家境貧寒,窮困潦倒,長大后游手好閑,常??縿e人的資助生活,兄弟朋友飲酒作樂,他從不買單。他喜酒好色,喝酒從不給錢,醉了就睡在人家店中,醒酒后繼續(xù)吃喝,店老板敢怒不敢言。劉邦沒成家前就與別的女人私通(大兒子劉肥就是私生子),成家后又與很多女子野合,始亂終棄,不能有始有終。正因為家鄉(xiāng)人民太了解劉邦,對其知根知底,雍齒也認為平民出身的劉邦不可能有大作為。豐邑人在內外交困和魏國的威逼利誘之下,沒有站穩(wěn)立場,做出了背叛行為,但也因此受到了懲罰,品嘗了因立場不堅定和一時“站錯隊”而自釀的苦酒??韶S邑人民何嘗不是受害者呢?
如今沛縣和豐邑已經成為兩個獨立的縣,豐邑既現在的豐縣,豐縣的獨立是否與當時的背叛行為有關,已無從考證,但豐縣與沛縣爭奪劉邦故里,最終豐縣敗北,不知是否與此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