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134個墓穴 它背后有一個怎樣的故事?
11月24日上午,暖暖的冬日,我們出安陽市區(qū)在安豐鄉(xiāng)一個路口換乘三輪車,西行3公里左右,三輪車師傅說:“到了,這就是考古的那個地方固岸村?!?/p>
一眼望去,這里與普通的農(nóng)村沒什么區(qū)別,惟一能吸引我們好奇心的是,這里發(fā)現(xiàn)了大量曹魏時期的古墓,數(shù)量難以完全統(tǒng)計。另一條重要的線索是,這里與在古書中生性多疑的曹操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種種跡象表明,曹操死后可能安葬于此。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可能是預(yù)感到自己壽數(shù)將盡,曹操特地頒布了一道《終令》,安排身后之事:“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guī)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曹操對鄴城(今河北臨漳縣附近)有著特殊的感情,敬仰西門豹在鄴地投巫開渠的英明果決,他希望自己的墓地與西門豹祠比鄰。
兩年后,這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病逝于洛陽,臨終前他留下《遺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殮以時服,葬于鄴之西岡,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珍寶?!?/p>
魏文帝曹丕遵照曹操的遺囑,將其遺體運回鄴地安葬。從現(xiàn)存的史料看,曹操對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認真的落實。他的兒子曹丕的《策文》、曹植的《誄文》中都描述了葬禮和入殮的情況,不僅交代了葬在鄴城之西,而且寫到曹操入殮時穿的是補過的衣服。
曹操七十二疑冢,自此起始傳天下。曹操以性格多疑著稱,更兼善用謀略,將自己的身后事安排得玄乎一點,似乎符合情理。但這個傳說能讓人相信,更是因為確實有眾多墓冢小山似的羅列于漳河兩岸,即所謂“漳河累累漳水頭,如山七十二高丘”。
曹操墓到底在何處?
1988年,曾有報紙發(fā)表了《“曹操七十二疑?!敝i揭開》的文章,文中說“聞名中外的河北省磁縣古墓群最近被國務(wù)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過去在民間傳說中被認為這里就是曹操七十二疑冢所在地,但現(xiàn)在已查明那里實際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確切數(shù)字也不是72,而是134座。
這個困擾了世人近2000年的歷史公案,終于在2009年12月27日,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河南省文物局當日公布,河南省安陽市安豐村西高穴村南的高陵被考古隊確認是曹操的真墓地。
后來,國家文物局也確認了這個發(fā)現(xiàn),至此,困擾了人們多年的曹操墓葬之謎終于大白天下。
2013年5月,安陽曹操高陵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6月,河南安陽曹操高陵及所在的鄴城遺址入圍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批準的《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