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南北朝以后“冕”用以專稱皇帝禮冠 帝王才可戴冕

        2017-03-12 17:18: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冕,是古代漢族冠飾之一。這個(gè)字的本義是用帶子系于下巴的古代禮帽。后專指天子、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冠,而冕旒是指古代帝王禮冠前后的

        冕,是古代漢族冠飾之一。這個(gè)字的本義是用帶子系于下巴的古代禮帽。后專指天子、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冠,而冕旒是指古代帝王禮冠前后的玉串。相傳,冕制起于黃帝,至周代時(shí)始完備。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在舉行祭祀等大典時(shí)會戴大禮冠。這大禮冠即為冕,外黑色,里朱紅色。冕頂有長方板,前圓后方,蓋謂天圓地方,稱為延。延之前端綴有數(shù)串小圓玉,謂之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貫以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但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于五色,根據(jù)《后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數(shù)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qū)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冕用12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規(guī)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于規(guī)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從那時(shí)起“冕”用以專稱皇帝的禮冠。

        瞧瞧,一個(gè)旒就有如此多的講究,但在《云中歌》里就啥也不講究了,皇上都戴上有13旒的冕了!而且就在第23集中,皇宮舉行除夕慶典的時(shí)候,劉弗陵又戴上了后面有8旒,前面有9旒的龍冕。好吧,道具,是你把這個(gè)冕上掉下來的一旒給那個(gè)應(yīng)該有12旒的冕縫上了吧!

        其實(shí)一般情況下,皇帝是著便裝的,因?yàn)榇髅嵊泻芏嘀v究,冕旒垂在冕冠前,正好擋住了戴冠者的視線,表示君主目不視邪,不視不正之物,即使看到也當(dāng)沒看到,所以由此衍生出“視而不見”的成語。所以皇上戴冕時(shí)要求旒不可抖動(dòng),以示皇帝不偏聽偏信的意思。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