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南京士大夫流行在家釀酒 品種多達三十多個
明王朝存在的兩百多年間,南京市面上商業(yè)繁榮,全國各地釀造的各種美酒都能夠輕易買到,如果你是一個酒徒,又生活在明代的南京,你會大有口福。
“大內(nèi)酒”有六七十個品種
南京是明代開國時的首都,一直到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才成為“留都”。
在南京登基的明代皇帝,先后有明太祖、明建文帝、明成祖。有史料記載,和尚出身的朱元璋自己并不喜歡喝酒,但他卻大量興辦官辦酒樓。這個開國皇帝還建立了嚴(yán)密的特務(wù)偵緝網(wǎng)絡(luò),甚至將耳目安排到大臣們的酒桌上。
有一次,大學(xué)士宋濂在家中和一群賓客喝酒。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問宋濂:“你昨天在家是不是喝酒了?喝了什么酒,和哪些人喝的?”宋濂據(jù)實道出。朱元璋笑道:“果然如此,愛卿沒有騙朕?。 笨磥?,大臣喝酒這樣的小事都屬于朱元璋特務(wù)機構(gòu)關(guān)注的范圍。
建文皇帝朱允炆只當(dāng)了四年皇帝,這個倒霉的皇帝是否能喝酒,史料里幾乎沒有記載。不過,奪了建文皇位的明成祖朱棣卻挺能喝的,明代早期的史料中,??煽吹街扉εc手下的大將、謀士喝酒的記錄。
明史研究者徐文杰告訴記者,明代宮廷里的酒,一般由酒醋面局、御酒房等機構(gòu)釀制的,負責(zé)釀酒的基本上都是太監(jiān),品種有滿殿香、秋露白、荷花蕊、佛手湯、桂花醞、菊花醬、芙蓉液、君子湯、蘭花飲、金盤露、竹葉青等六七十種。宮廷釀造的酒被統(tǒng)稱為“大內(nèi)酒”,后來,光祿寺按照“大內(nèi)之方”所釀造之內(nèi)法酒,在宮外士大夫階層中也很流行。
士大夫流行在家釀酒
朱棣遷都后,南京不再是京師,但依然是南方最重要的城市。飲酒之風(fēng)依然盛行于各階層之中。富貴之家自不必說,普通人家以酒待客也成慣常的習(xí)俗,甚至無客也常飲。
根據(jù)明代南京學(xué)者顧起元的《客座贅語》介紹,明代中后期,南京很多士大夫都在家中釀酒,士大夫之家開局造酒,一度蔚然成風(fēng)。因為他們覺得,市面上賣的酒非常粗劣,色重味濃,如同隔夜的濃茶,而且味道還很苦,一點都不精細,適合市井百姓暢飲,但不符合士大夫飲酒“清雅”之風(fēng)。
在《客座贅語》卷九的“酒三則”中,顧起元記錄的南京士大夫家釀的好酒有三十三種之多,如王虛窗家的“真一”酒、徐啟東家的“鳳泉”酒、烏龍?zhí)吨旒业摹昂苫ā本?、趙鹿巖縣尉家的“浸米”酒、白心麓家的“石乳”、馬蘭嶼家的“瑤酥”酒、武上舍家的“仙杏”酒、潘鐘陽家的“上尊”酒、胡養(yǎng)初家的“倉泉”酒、周似鳳家的“玉液”酒、張云冶家的“玉華”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