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中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獲得多少好處

        2017-03-11 23:33:4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開戰(zh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北洋政府先是“中立”,后來幾經(jīng)周折,終于在1917年8月14日,宣布“與德奧兩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開戰(zh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北洋政府先是“中立”,后來幾經(jīng)周折,終于在1917年8月14日,宣布“與德奧兩國同時入于戰(zhàn)爭之狀態(tài)”,與兩國所簽條約一律廢止。

        1、中國執(zhí)政者一致認為,參加一戰(zhàn),有利于中國改善國際地位

        對于中國參戰(zhàn)的好處,早在戰(zhàn)爭爆發(fā)之初,梁士詒即有所預見,他對袁世凱說:“德奧以小敵大,戰(zhàn)之結果,必難悻勝。在我見,正不妨明白對德絕交宣戰(zhàn),將來與和議中取得地位,與國家前途,深有裨補?!?/p>

        1915年5月,中國政府被迫簽下“二十一條”。袁世凱問陸徵祥有什么補救辦法,陸回答:“只有參戰(zhàn),到和會時再提出,請各國修改?!?/p>

        袁世凱死后,主政的段祺瑞亦相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參加,日本對青島勢必染指掠奪”,而“德國雖系當今之強國,但眾怒難犯。料其難以取勝。將來協(xié)約國取得勝利,中國將成局外之人,而我國參加,那將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時中國也是戰(zhàn)勝國之一,和會上有我一席之地,必將提高中國之國際聲譽。”

        除了爭取國際地位外,段祺瑞還有一個動機,那就是借此抑制日本在華勢力的發(fā)展。

        中國參戰(zhàn)后,即收回德、奧在天津、漢口的租界,撤銷兩國領事裁判權。同時獲得協(xié)約國許諾:庚子賠款自1917年12月起暫緩五年償還(俄國僅同意緩還1/3),免加利息;德奧賠款永遠撤銷(占庚子賠款總數(shù)的20.91%,其中德國9000余萬兩,奧匈400萬兩);改變《南京條約》“協(xié)定關稅”條款規(guī)定的5%固定稅率,允許中國提高5%關稅;天津周圍20里內(nèi)允許中國暫時駐軍,以防范德奧僑民。

        2、中國收益巨大,除收回各種政治特權外,另可折合現(xiàn)金2.5億元

        中國沒有出兵歐洲,但也實際援助了協(xié)約國。宣戰(zhàn)以前,北洋政府即采取“明守中立,暗事參加”的“以工代兵”辦法,派遣華工出國?!耙粦?zhàn)”期間,英法俄三國共招募華工30萬人,為他們從事建筑、修路等體力工作。

        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華工被違約送上戰(zhàn)場,在戰(zhàn)火中修工事、運彈藥、抬擔架,沙俄甚至將華工“編為軍隊,作前線沖鋒之用”。戰(zhàn)爭期間,有約5萬華工死亡。

        因有以上作為,中國在戰(zhàn)后得以戰(zhàn)勝國資格,參加巴黎和會。在和會上,中國代表據(jù)理力爭,終沒能使日本在和約上聲明歸還青島。山東問題外,和約上還確認了廢除德國領事裁判權、取消德國庚子賠款、賠償中國戰(zhàn)爭損失等內(nèi)容。一旦中國拒簽,未來就要同德國單獨媾和,到那時,中國未必還能獲得這么多的權益。

        在這種情況下,北洋政府傾向于簽約,而保留山東條款。但是國內(nèi)民意已然沸騰,爆發(fā)了五四運動,中國代表只得拒簽了《凡爾賽和約》。不過,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成為國際聯(lián)盟的創(chuàng)始會員國。

        讓人慶幸的是,學生們的游行活動并沒有使中國外交陷于絕境。通過華盛頓會議,中日兩國先后簽訂《解決山東懸案條例》《魯案細目協(xié)定》,中國有條件地收回青島。

        1924年《中德協(xié)約》、1926年《中奧通商條約》簽訂,北洋政府不僅獲得《凡爾賽和約》中有利于中國的條件,還從德國獲得約8400萬元的戰(zhàn)爭賠款。加上中國戰(zhàn)時所獲的德國船只,以及被免去的庚子賠款,中國總收益達2.5億元。

        總的來說,中國參加“一戰(zhàn)”,不僅成功地融入世界格局,還以較小付出,收獲了豐厚的回報,堪稱是一次輝煌的外交勝利。唯“五四運動”之事,迄今仍有待后人深思。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