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zhàn)曹操真的殺降了嗎?為何三國演義不提此事
2017-03-11 10:48:0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官渡之戰(zhàn),是指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2萬余人與袁紹軍10萬人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zhàn)略決戰(zhàn)。最終曹操奇襲袁軍在
官渡之戰(zhàn),是指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2萬余人與袁紹軍10萬人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zhàn)略決戰(zhàn)。最終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贏得了此戰(zhàn)的勝利。在三國演義中,整體事件發(fā)展與正史類似,只是將雙方兵力增加至7萬和70萬,但結果大致相同,都是最后袁紹慘敗,僅帶800余騎逃回河北。糧食問題決定了曹操只能殺降
雖然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但是糧食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自己的糧食連自己都要喂不活了,袁紹的糧食又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袁紹的總兵力是曹操的數(shù)倍,雖然有潰散的、死傷的,但剩下的人數(shù)肯定也大大多過曹軍,而且這些人都是精壯,赤手空拳都有戰(zhàn)斗力,一旦餓極了,后果很嚴重。當然也不能放他們回去,不然官渡之戰(zhàn)就完全白打了,所以他們的命運只有被殺。
如果正史上不提,倒可以理解,因為曹操畢竟是魏武帝,他的子孫后代們不會同意抹黑自己的老爺子。問題是羅貫中也不去提,要知道《三國演義》是以劉備為正統(tǒng),對曹操的糗事都是不遺余力的進行宣傳,像割須棄袍、和張繡嬸子私通這樣的事情都扯出來了,為什么對曹操殺降一事只字不提呢,實在讓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