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從一介草莽變成“東北王”是靠哪七個人?
張作霖以及由他領導的奉軍,可謂無人不知。這支在北洋政府時期叱咤風云、長期割據東北實行自治的龐大軍系在民國軍事史上占據著重要篇章。張作霖能從一介草莽發(fā)展為東北王,并一度入主北京中樞,與他的拜把兄弟們是切切相關的。本文所要介紹的便是張作霖和他那些分分合合的把兄弟們。
清朝末年,東北不穩(wěn),尤其是1904年爆發(fā)的日俄戰(zhàn)爭,為各路豪杰提供了崛起的機會。這其中就有新民府巡警中營游擊馬隊管帶張作霖、蓋字營管帶馬龍?zhí)?、東亞義勇軍統(tǒng)領馮德麟、遼源捕盜營把總吳俊升,以及在盛京將軍增祺麾下效力的戈什(侍從武弁)孫烈臣。日俄戰(zhàn)爭結束后,前述諸人因在戰(zhàn)爭期間立功而各獲擢升。
為了能在奉天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張作霖與馬龍?zhí)?、馮德麟、吳俊升、孫烈臣等人結成同盟,他們決定結拜為兄弟,相互提攜、共同發(fā)展。于是前述五人加上張作霖的部屬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一共八人于1907年互換蘭譜,以年齡為序結為兄弟。馬龍?zhí)?1857年)居長、吳俊升(1863年11月21日)次之、馮德麟(1866年)為三,之后分別是湯玉麟(1869年12月22日)、張景惠(1871年6月21日)、孫烈臣(1872年6月23日)、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張作相(1881年3月8日)。
八人中,馬龍?zhí)妒钦裢④娭?,文武全才,有儒將之風;吳俊升和孫烈臣以販馬為生,先后投軍,吳從伙夫干起,長于騎兵,孫在機緣巧合下因護送盛京將軍避險而入伍;馮德麟出身鄉(xiāng)勇,后落草為寇,得日軍扶持而成立義勇軍;張作霖等其余幾人則都以“保險隊”起家。
八人結拜后不到兩年就將奉天的大部分軍隊掌握在手。至1909年,張作霖的前路巡防營、吳俊升的后路巡防營、馮德麟的左路巡防營、馬龍?zhí)兜挠衣费卜罓I合兵占去奉天軍隊的五分之四,孫烈臣、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則都在張作霖麾下任管帶。應該說在這一時期,兄弟八人合作親密,在東北干得有聲有色。然而這一切在1911年發(fā)生了變化。
1911年10月,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任命張作霖兼任中路巡防營統(tǒng)領。這一任命,使奉天的五路巡防營,張占其二,將原本張、吳、馮、馬四部的平衡徹底打破。其結果是,八兄弟產生了裂痕,這其中尤以馮德麟最為突出,吳俊升次之。產生裂痕的理由倒也簡單——一起出的道,又都是平級,憑什么張作霖先出頭呢?
想歸想,但出于自身利益,把兄弟們還是維持著合作,倒也相安無事??傊谴蠹腋髯园l(fā)展,井水不犯河水。
1912年民國成立后,張作霖的部隊改編為第27師,馮德麟的部隊改編為第28師,馬龍?zhí)兜牟筷牳木帪闁|邊鎮(zhèn)守使署,吳俊升的部隊維持原番號并抽調一部編組騎兵第2旅。孫烈臣任第27師54旅旅長,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皆為第27師的團長。
這次改編,使馮德麟的實力趕上了張作霖,馮也因此有了與張平起平坐的感覺。既然旗鼓相當,又都是在奉天混飯的競爭對手,馮張之間的裂痕也就更大了。此時的馮張表面無事,暗中則互斗頻繁,尤其是在誰進駐奉天省城的問題上,雙方幾乎撕破臉。
終究是張作霖棋高一招,在取得袁世凱的支持后不僅入主奉天,還在1916年4月成功當上奉天督軍,7月又兼任奉天省長,成為奉天的最高軍政首腦。這么一來,馮德麟又給比了下去。“憑什么老七這么出風頭?”馮德麟在同樣對張作霖心懷不滿的吳俊升的暗中支持下,決心和張作霖對著干。
一個團體要出問題,必從內部不穩(wěn)開始。馮德麟很快就找到了機會。
張作霖當上奉天督軍后,照例要將師長的位子留給別人。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這第27師師長一職自然是要留給“張家軍”的人來接掌。當時有資格接任師長的無非就是已經升任第53旅旅長的湯玉麟和第54旅旅長孫烈臣。
以親疏為界,湯是“保險隊”元老,孫只是半路入伙。但綠林出身的湯玉麟平素粗野無知,去戰(zhàn)場和敵軍硬拼確實是好手,但要擔負起“張家軍”未來的重任,明顯不如老成沉穩(wěn)的孫烈臣。因此,張作霖選擇了孫烈臣。
湯玉麟不干了,這位與張作霖有生死交情的“湯二虎”提著手槍跑去督軍府質問。在被張作霖拒絕會面之后又拿著假造的陸軍部任命企圖強行接管部隊,卻又被張作霖及時制止。湯玉麟因此和張作霖公開撕臉,帶著部隊叛出奉天城。
馮德麟知悉后立即派兵接應,他打算和湯玉麟合兵一處后同張作霖分庭抗禮。馮德麟沒料到的是,張作霖處事果斷,很快就派“老五”張景惠接任第53旅旅長穩(wěn)定該部,導致湯玉麟實際帶走的部隊只有三個營。另一方面表示愿意暗中支持的吳俊升中途變卦,對此事件采取中立,弄得馮德麟不知怎么走下一步棋。
事情僵持了不到一年,心急的馮德麟為“打開局面”頭腦發(fā)熱地跑去支持張勛在北京的復辟。結果張勛事敗,馮德麟也在北京淪為階下囚。陸軍部遂于1917年7月10日任命張作霖為第28師師長。
張作霖為順利接管部隊,一方面將第27師師長之位正式移交給孫烈臣,并提拔老八張作相為第54旅旅長。另一方面爭取到對馮德麟素有不滿的第28師56旅旅長汲金純的支持,許以第28師師長繼任師長的利益,成功將該師爭取到手。與此同時,為保證接管期間不發(fā)生外變,保薦吳俊升為第29師師長,與吳重修舊好。
在掌握28師、爭取29師后,張作霖沒有停止統(tǒng)一奉天軍政的步伐,他接著保薦大哥馬龍?zhí)稙樗匿F路督辦。馬龍?zhí)懂敃r年事已高,本就無意爭權,干脆順水推舟地就任新職,將部隊交由張作霖改編。
就這樣,張作霖平息內亂,消除外患,真正成為奉天軍政的一把手。至于曾經與之為敵的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也沒落井下石,他派人疏通北京政要,在爭取到馮德麟重獲自由后又打通環(huán)節(jié)通過北洋政府任命馮為“三陵督統(tǒng)”,負責管理永陵、東陵和北陵,這一差使雖無兵權,但財源不斷,也算是對馮的一個交代。對于湯玉麟,則在閑置一年后重新起用,歷任軍政要職,直至將熱河軍政交付于湯。
張作霖統(tǒng)一奉天軍政后,八兄弟去其二,剩余六人則以張作霖為首。此時,張作霖大力擴編軍隊,以結親的方式吞并吉林,以挑撥內斗的方式控制黑龍江,由孫烈臣為吉林督軍、吳俊升為黑龍江督軍,張景惠和張作相分掌奉天軍隊。東三省遂入張氏之手,昔日的老七已成眾兄弟之首。
掌握了三省大權,張作霖開始計劃入主關內。他先是在1920年聯合直系推翻皖系,掌握察哈爾、熱河兩省。接著又在1922年與直系開戰(zhàn),卻不想兵敗敗退出關,連帶手下大將張景惠也投了直系。
這位賣豆腐出身的老五在張作霖創(chuàng)業(yè)時一直是副手,儼然“張家軍”二號人物。無奈能力有限,先是被“湯二虎”趕超,接著又被出類拔萃的“孫九功”占據“二號”地位,內心怨言頗多,以致被任命為察哈爾督統(tǒng)兼第16師師長后將相關軍政事宜全部下放給參謀長,自己整日待在北京新購置的寓所中沉迷酒色。
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時,張景惠雖然率部參戰(zhàn),但行動遲緩,又因與直系有過密切聯系而無心力戰(zhàn),以致張作霖兵敗后認為奉系大勢已去而投奔了直系。不過對于張景惠的背叛,張作霖倒顯得十分大度。三年后,他重新接納了張景惠,并將其扶上了陸軍總長的高位。
張作霖退回東北后痛定思痛,一方面宣布東三省“聯省自治”,另一方面改革軍隊,大量提拔年輕俊材,并任命孫烈臣為東三省陸軍整理處統(tǒng)監(jiān)。不想孫烈臣于1924年4月25日因病早逝,使張作霖痛失一位重要助手。據說孫烈臣死前一天,張作霖特地前往探視,問其有什么遺言。孫烈臣說:“您老要想多干幾年,我死了以后,最好讓輔忱(張作相)來接替我?!睂O烈臣死后,張作霖特命長子張學良主持喪葬,并為其建陵、修祠、鑄像,另一方面任命八弟張作相為吉林督軍。
此時的八兄弟,馬龍?zhí)?、馮德麟早已淡出,孫烈臣去世,張景惠叛離,就只剩下繼續(xù)執(zhí)掌黑龍江的吳俊升,新掌吉林的張作相,以及重新從旅長干起的湯玉麟。這其中以張作相辦事沉穩(wěn)得當,而得到張作霖的重用,終成其“輔帥”之名。
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中,張作霖打敗直系入主北京,可是好景不長,隨后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的動亂,以及直系余脈孫傳芳的崛起,迫使奉系再次退回關外。1927年張作霖第三次入關爭雄,并成功當上了安國軍政府大元帥,但在與蔣介石國民革命軍的對抗中,僅過一年又告失敗。在此期間,馮德麟于1926年8月11日病逝。對于這位昔日的把兄弟兼老對頭,張作霖也特意撥付了一筆喪葬費,并舉辦了隆重的葬禮。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死于日軍安置的炸彈,他的二哥吳俊升也一并遇難。張作霖一死,東北由誰掌權,成為一時焦點。此時的張作相可謂眾望所歸,但老八卻拒絕繼位,反而和湯玉麟等元老擁護張學良擔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同年12月31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張作霖死后的那些把兄弟們除了馬龍?zhí)兑送猓捕几S成為國民政府的一員。
“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使剩余的四位把兄弟分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湯玉麟,作為熱河省政府主席兼第55軍軍長,在1933年的長城抗戰(zhàn)中一槍未放而丟失全省。事后被國民政府撤職,并一度遭到通緝,他于1937年5月在天津病逝。
寓居四平的馬龍?zhí)秾掖尉芙^了日本軍方和偽滿政府請其出任偽職的要求,并“以頭撞床,寧愿一死”。這一事件曾被《大公報》以“馬龍?zhí)队|日人之怒”為題予以報道。馬龍?zhí)队?940年病逝。
張作相在張作霖死后繼續(xù)輔佐張學良,直至1933年張學良因長城抗戰(zhàn)指揮失利宣布下野為止。此后張作相空掛軍事參議院上將參議的虛職,于1949年5月7日在天津病逝。
張景惠先是背叛了“老帥”張作霖,“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又背叛了“少帥”張學良,成為偽滿政權的開國元老。偽滿垮臺后,他被蘇聯軍隊逮捕,后關押于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于1959年1月11日在獄中病逝。作為八兄弟中的老五,他雖然活得最久,但卻是唯一一位當了漢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