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炸了慈禧墓 溥儀知道祖宗墓被炸后暴怒
古代皇族死后的陪葬品眾多,讓無數(shù)盜墓賊眼紅。哪怕里面的機關(guān)重重,那都不是個事兒。
皇族即便只是個親王,墓葬品也是數(shù)目可觀的。何況還是慈禧太后呢。一個太后,生前風(fēng)光,那死后自然也寒酸不到哪兒去。珍珠玉石,黃金瑪瑙簡直讓人想想就覺得土豪。
如此大手筆的墓葬,自然讓很多盜墓賊聞風(fēng)而來。但真正成功的當(dāng)屬國民黨的四十一軍軍長孫殿英。他手下的工兵營長僅僅三個晚上就撬開了慈禧墓和乾隆墓,將里面的寶物洗劫一空,還有傳言說還對慈溪的尸體極度不敬。
如此侮辱皇族尊嚴(yán)行為,讓前清的遺老遺少無比悲憤。再也無法容忍如此打臉,紛紛對孫殿英的這種行徑口誅筆伐。甚至登報向蔣介石施加壓力。
皇帝溥儀無比震驚,即便被馮玉祥驅(qū)逐出宮,那也只是侮辱他溥儀一個人。而這就相當(dāng)于在羞辱他愛新覺羅的祖宗!慈禧太后的鳳冠上的玉珠竟被人拿來做鞋子上的裝飾,這不是將他愛新覺羅皇族的尊嚴(yán)踩在腳下又是什么?
雖然蔣介石派出閻錫山來調(diào)查這件事,將涉事人員都關(guān)了起來,但輕描淡寫的處罰遠(yuǎn)遠(yuǎn)不能平息溥儀心里的怒火。溥儀大怒,當(dāng)著大家的面發(fā)誓:“此仇若是不報,枉為愛新覺羅的子孫!”
作為這些遺老遺少的主心骨,溥儀心里壓力之大沒人能理解。被人趕下臺,如此打臉的事情他溥儀也忍了。溥儀深知自己的地位尷尬,想擺脫這地位,也想“反蔣復(fù)清”?,F(xiàn)在看來可不就是白日做夢?
溥儀心里沒底,甚至還找人算了一卦,卦上說,國民黨已經(jīng)日薄西山,氣數(shù)將盡。一下子便讓溥儀有了信心,但復(fù)辟談何容易,一不小心便會重蹈辮子軍的老路,如此可真是得不償失。
黃袍加身,沒有兵,沒有權(quán),簡直是癡人說夢。溥儀思索萬千,最后將求助的目光投到了日本人的身上。日本人對待他這個皇帝,似乎待遇還是挺不錯的,至少想要什么基本就能得到什么,哪像在蔣介石面前還要討好服軟,這讓溥儀似乎找到了當(dāng)初的前呼后擁的感覺。
日本人對待溥儀,似乎讓他覺得日本人對他這個皇帝還是比較尊重的。所有有點名氣的宴會,都邀請了溥儀。這讓溥儀心里很是高興,便相信了日本人所謂的中國還需要一個皇帝的假話。連自己弟弟和妹夫都讓他們?nèi)ト毡緦W(xué)習(xí),將來也跟自己一樣,報效日本人。
溥儀心里知道,他對于日本人還是有用的,即便后來成立“偽滿洲國”,溥儀也沒有反對,即便知道他只是一個人偶,線還牢牢握在日本人手里。
這種方法名義上光復(fù)了東北,似乎他溥儀也算有所成就了。完全無視了在這片土地上掙扎的百姓們,那不關(guān)他溥儀什么事,他只要做個完美的傀儡就好了。其他的沒在他溥儀的思考范圍內(nèi)。
日本人對溥儀的好,讓溥儀漸漸被蒙蔽,不再想著自己愛新覺羅一族的名譽,只想著自己好過那就行了。日本人對他好,他自然也得有所回報才行。于是那東北的百姓,看著如此皇帝,除了搖頭嘆息還能說什么呢。
溥儀已經(jīng)忘了,當(dāng)初投靠日本人的初衷是什么了,老祖宗的墓被盜了,不管,老祖宗的名聲被踐踏被侮辱,不管。連最開始想著的復(fù)國大業(yè)也拋在腦后,一切都不再是事兒了。
溥儀的心思很簡單,做一個快快樂樂的“皇帝”,依然錦衣玉食那就行了。滿目瘡痍的中國,憑他一己之力有何用?還不如好好享受當(dāng)下幸福地日子呢。
日本人的企圖溥儀不是不知道,侵占中國,但溥儀沒有阻止。只是聽?wèi){日本人的安排,讓他做什么那就做什么吧,反正這個世界已經(jīng)這樣兒了,完全一副醉生夢死的態(tài)度。
歷史是一面鏡子,溥儀的所作所為都映在了里面。一副虛偽又可憐,懦弱不堪的樣子,讓人可恨又可憐?;实鄱既绱?,那手下的官員更是有樣學(xué)樣,那清朝的命數(shù)是徹底敗了。溥儀已經(jīng)完全沉浸在日本人給的大餅里,拔不出來了。吃喝玩樂,已經(jīng)是他日常生活了。
慈禧墓的事情激起溥儀一絲血性,卻反倒成為他投靠日本人的完美理由。想達(dá)到復(fù)國的目的,似乎再也不可能了。
作為一個皇帝,沒有成功。作為愛新覺羅的后代,是失敗的,歷史給了他響亮的一個耳光,他的所做所為就成了他自己一生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