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什么 宋慶齡晚年生活
宋氏家族除宋氏三姐妹為世人所熟知外,還有宋氏三兄弟。兄弟姐妹6人中,宋慶齡排行第二。大姐宋藹齡,1890年出生,13歲時也像父親當年那樣,只身一人遠渡重洋來到美國,成為中國第一批赴美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貒髤f(xié)助宋嘉樹在孫中山身邊從事秘書工作,后來擔任了孫中山的英文秘書。1914年,與她留美時的同學,孔子第75代旁系孫孔祥熙結(jié)合,當上“孔氏錢莊”的老板娘。大弟宋子文,1894年出生,美國哈佛大學的經(jīng)濟學碩士,畢業(yè)后,在宋慶齡的推薦下,出任廣東軍政府的英文秘書和廣東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兼中央銀行總裁。后長期擔任蔣介石政府的財政部長,躋身“四大家族”行列的億萬富翁的排行榜。
妹妹宋美齡小宋慶齡4歲,美國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女子大學畢業(yè)。1927年底在宋藹齡的撮合下與鋒芒畢露、盡攬大權(quán)的蔣介石聯(lián)姻,成為現(xiàn)代中國政壇聲勢顯赫的“蔣家王朝”的第一夫人。二弟宋子良與小弟宋子安雖名聲不及三位姐姐和大哥顯赫,但也身居國民黨政府外交、銀行等部門的要職,充當宋子文的左膀右臂,加之其“宋氏家族”的特殊地位和身份,也使得世人對之另眼相看。
宋氏姐妹同出一宗,情同手足,但信仰、志向、情趣各不相同,公眾輿論對此曾有精辟評論:藹齡愛錢,慶齡愛國,美齡愛權(quán)。1927年掀起的狂瀾巨濤使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兄弟們分道揚鑣。大姐宋藹齡和姐夫孔祥熙早已投靠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小妹宋美齡則成為蔣介石的追求對象傾向老蔣,宋子文雖對蔣介石所作所為深為不滿,但也終究不敵威逼利誘踏上賊船。宋慶齡面對全家倒向和宋子文出于對姐姐的關(guān)心前來通風報信,她不無遺憾而又堅定地告訴這位自己喜愛的同胞兄弟:決定走自己的路,與蔣介石斗爭到底。
宋氏三姐妹抗日戰(zhàn)爭的炮火重新使宋氏姐妹兄弟再度相聚,攜手合作。宋氏三姐妹并肩相隨出現(xiàn)在公共場合,她們或出入醫(yī)院慰問傷員;或往返前線視察陣地;或前往學校看望孤兒,把宋氏家族的團結(jié)與風度展現(xiàn)在中國和世界面前。
然而宋氏家族團圓的好景不長,蔣介石的內(nèi)戰(zhàn)與獨裁政策再次把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兄弟們分開,從此姐妹兄弟各奔他方,成為永訣。
1948年,“精明”的宋藹齡趁國民黨潰敗前夕,打點行裝,攜帶巨額家產(chǎn)移居美國,1973年病逝于紐約哥倫比亞長老會醫(yī)院。
同年底,受命赴美求援的宋美齡竟未能踏上故土最后一腳,便隨著蔣介石的兵敗大陸而由美國直飛臺灣,偏居一隅,了卻殘生。
宋子文終于與妹夫積隙甚多,憤然于1949年辭去行政院長一職,經(jīng)香港、巴黎,遷居美國,1971年病故于舊金山。
宋子良、宋子安弟兄二人也在1947年前后定居美國,客死他鄉(xiāng)。
但是政見與信仰隔不斷姐妹之情。宋慶齡常對人說:“美齡十分聰明,她拉丁文比我好得多,在音樂上也很有天賦,鋼琴彈得特別好。”蔣介石叛變革命后,她與宋美齡走向了兩條道路,但卻一直保持著友好情誼,她們經(jīng)常在電話里用上海話親切交談。宋美齡還特別為姐姐安裝了一部對外不公開的電話,并把長途軍話臺供蔣宋夫妻聯(lián)系用的絕密電話號碼告訴慶齡。宋慶齡與宋子文雖政見相左,但姐弟情誼篤深,弟弟送給她的一只小型金殼收音機和一架“施特勞斯”牌鋼琴被她視為珍愛之物,陪伴宋慶齡度過多少孤寂的日夜。
人到晚年,宋慶齡愈加思念遠在海外的同胞手足。一次她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到:“你和我一樣,也是三兄弟、三姊妹,可是我卻無法和他們通信。”每次海外來人,她總是設(shè)法打聽姐妹兄弟的情況。在差不多長達30年的時間,宋、孫兩個家族都很少有人和她來往。她內(nèi)心極其難過和傷心。有一回,海外有人捎給她一張美齡的近照,宋慶齡端詳良久,口里還不停念叨著:“我和三妹很久沒有見面了”,雙眼充滿思念的淚花。
宋氏一家在日本的全家福姐弟6人中,宋慶齡和幼弟宋子安的關(guān)系最為要好,認為子安最了解她。“文化大革命”中,宋慶齡幾次托人捎去口信。希望在有生之年見他一面,以敘姐弟之情。1969年,宋子安病逝,宋慶齡不顧當時種種禁忌,發(fā)去電報以示哀悼。宋慶齡去世后,子安夫人率家人特地從舊金山致電,對姐姐的故去獻上一片懷念之情。宋慶齡與二弟宋子良關(guān)系始終很好,因此1929年曾作為家中代表赴沈陽迎接二姐從柏林回國參加“奉安大典”。病重時刻,她仍期望有朝一日子良能重返故土,并委托身邊親友幫助接待,1981年5月22日,子良從紐約發(fā)來慰問電,對二姐患病在身不勝難過,遠在千里之外為她的康復而祈禱。然而姐弟團圓終未能實現(xiàn),這成為宋慶齡一生中的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