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奇人楊度坦然接受他人譏諷 不失做人真誠
2016-07-24 18:14:5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楊度在袁世凱恢復帝制的鬧劇中,扮演過不光彩的角色。1914年,袁世凱解散國會后,楊度出任參政院參政。1915年4月,楊度向袁世凱呈送《君憲
楊度在袁世凱恢復帝制的鬧劇中,扮演過不光彩的角色。
1914年,袁世凱解散國會后,楊度出任參政院參政。1915年4月,楊度向袁世凱呈送《君憲救國論》,鼓吹“中國如不廢共和,立君主,則強國無望,富國無望,立憲無望,終歸于亡國而已……故以專制之權,行立憲之業(yè),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業(yè)之極好機會。”此舉深得袁世凱的贊許,稱《君憲救國論》為“至理名言”。
就在這一年,楊度聯合孫毓筠、劉師培、李燮和、胡瑛、嚴復等人共同組織了為袁世凱復辟帝制制造輿論的“籌安會”,并任“理事長”。期間,楊度大肆鼓吹“君主立憲”,為袁世凱稱帝造勢。為此,袁世凱對楊度恩寵有加,并親自賜匾題字,稱他為“曠代逸才”。
但袁世凱的復辟遭到全國人民的一致聲討,各省接連獨立,不久袁世凱便一命嗚呼了。袁世凱死后,楊度被新政府通緝,他輾轉于天津、青島的外國租界。期間,閉門學佛,反省過去,頗有迷途知返、痛定思痛之意。一次,楊度為其母生日祝壽,有一個賓客送來一副壽聯,上面寫著:“海屋添籌,安琪天使;香山盛會,長樂花開?!比?6字,從每一句中各取一字即有“籌、安、會、長”文字,這明顯是在譏諷楊度。
家人見狀,想把這副壽聯撕掉。但楊度當即阻止,并頻頻稱贊此聯不僅辭藻秀麗、對仗工整,而且用典恰到好處,不失為上乘佳作。最后,楊度還命家人將其懸掛于中堂顯眼之處,任由來賓觀看。
走錯了路,能坦然接受譏諷,也不失做人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