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劉裕為何殺死晉恭帝 晉恭帝是怎么死的
在中國的所有帝王中,宋武帝劉裕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狠角色”,他曾命人用一根繩子活活勒死了東晉安帝司馬德宗,然后謊稱皇帝暴斃而亡。三年后,他又命人用一床棉被,活活捂死了東晉恭帝司馬德文。
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他自幼家境貧寒,沒正經(jīng)讀過兩天書,但對騎馬射箭、舞槍弄棍十分感興趣。據(jù)載劉裕少年曾以賣鞋為生,但卻又常賭博,傾盡家財(cái),常遭到鄉(xiāng)里賤視,亦因不修品行而不為當(dāng)世人們所賞識。不過,劉裕才能出眾,且有大志,當(dāng)時出身瑯琊王氏的王謐就十分敬重他,更曾向他說:“你應(yīng)當(dāng)會成為一代英雄?!币?yàn)闄C(jī)緣巧合,劉裕跑去參了軍,軍隊(duì),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他人生的轉(zhuǎn)折點(diǎn)。
在軍中,劉裕驍勇善戰(zhàn)、機(jī)智勇敢,多次打敗勁敵,屢立奇功,因此迅速成為了風(fēng)雨飄搖的東晉王朝中的一員悍將。
元興元年(402),桓玄舉兵東下,攻入建康,殺司馬元顯,收奪劉牢之兵權(quán),以其堂兄桓修代之。劉牢之懼禍而逃,后自縊身亡。劉裕審時度勢,暫投桓玄以行韜晦。由于劉裕屢建軍功,于北府舊部中頗有聲望,故桓玄也不敢小視他。次年十二月,桓玄篡位,更對劉??畲齻渲?,恩寵有加。
桓玄的妻子劉氏頗能識人。她多次對其夫說:「劉裕行止有龍勢虎志,看問題不同凡響,不會久居人下,宜盡早除之?!够感s說:「我欲蕩平中原,非此人不行,怎好殺他?等關(guān)隴平定,再作計(jì)議。」正在桓玄盤算之際,劉裕也在暗中圖謀桓玄了。他約何無忌、劉毅等人于廣陵(今江蘇揚(yáng)州)、歷陽(今安徽和縣)、京囗、建康四處舉事,克期齊發(fā)。
元興三年(404)二月,劉裕以打獵為名,聚集百余人首先在京囗發(fā)難,殺死桓修。劉毅也于廣陵得手,誅桓修之弟桓弘。接著,眾人推劉裕為盟主,傳檄四方,各地紛起響應(yīng)。
桓玄先派吳甫之及皇甫敷抵抗劉裕,劉裕先于江乘殺吳甫之,至江乘以南的羅落橋時奮力作戰(zhàn),又殺皇甫敷,繼續(xù)進(jìn)攻。三月己未日(3月28日),劉裕進(jìn)攻覆舟山,并命弱兵登山,持著旗幟分道而行,營造四周皆有士兵,數(shù)量很多的假象;而又因桓玄守軍大多是北府軍出身,面對劉裕都沒有斗志,劉裕于是與諸軍進(jìn)攻,順利以火攻擊潰桓玄守軍,而桓玄亦棄城西逃。
劉裕于三月壬戌日(3月31日)獲王謐等人推舉為使持節(jié)、都督揚(yáng)兗豫青冀幽并八州諸軍事、鎮(zhèn)軍將軍,徐州刺史。不久其又奉武陵王司馬遵承制總百官行事。劉裕在進(jìn)建康城后派諸將追擊桓玄,終于當(dāng)年六月誅殺了桓玄,晉安帝在江陵復(fù)位。然而,桓氏勢力仍在荊州盤據(jù),并反攻江陵,直至義熙元年(405年)才再收復(fù)江陵,驅(qū)逐當(dāng)?shù)鼗甘蟿萘?,并自江陵迎晉安帝回建康,不久劉裕還鎮(zhèn)丹徒。
劉裕平定桓玄之后,晉安帝司馬德宗對劉裕更加器重,封他為送王,地位更加牢固。自此,劉裕一鼓作氣,先后滅掉了南燕、后秦,使東晉帝國的邊防得到了鞏固??梢哉f,劉裕為東晉的社稷安危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朝中亦沒有了能與他分庭抗禮的人,所以,劉裕起來“做皇帝”的念頭。
劉裕本想等安帝死后再扶立一個傀儡皇帝,然后逼迫新帝“禪位”,進(jìn)而奪取皇權(quán),但是安帝身體卻十分的健康,精力也很旺盛,在劉??磥恚笥小伴L命百歲”的跡象,這讓劉裕甚為著急。于是,他在時機(jī)成熟、萬事俱備之后,派人用繩子活活的勒死了晉安帝司馬德宗,并謊稱皇帝暴斃而亡。如此卑鄙邪惡之事,是歷朝歷代忠臣良將所不齒的。
安帝死后,其弟司馬德文即位,是為晉恭帝。恭帝即位之初,就非常明白他只不過是劉裕所擁立的傀儡,同時也深知劉裕那宛若虎狼蛇蝎的本性,所以恭帝一直小心翼翼,以求保全性命。
一次,劉裕暗示恭帝:“做皇帝不容易,整日為了國家社稷殫精竭慮,若恭帝疲累,微臣愿意為恭帝分憂?!惫У蹚?qiáng)作笑顏,只能連連說好。
公元420年,劉裕在都城建康搭就受禪臺,正式登基為帝,建國號宋,恭帝司馬德文降為零陵王。司馬德文本以為將王位拱手相讓,劉裕就會放他一馬,但是他錯了,正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登上帝位的劉裕為了鞏固統(tǒng)治,定會殺司馬德文,而且他身為帝王,想讓司馬德文死,司馬德文就不可能活。
次年,劉裕便派人給司馬德文送去了一壇毒酒,要他自鳩而亡。司馬德文不肯喝,且以佛教徒自居,不肯自殺,劉裕派來的軍士們迅速將這個消息告訴劉裕,劉裕聽罷大怒,命軍士一擁而上,用一床棉被,活活的捂死了司馬德文。
劉裕起于寒微,行武出身,曾因?yàn)槲幕降拖拢獾绞孔鍌兊拿镆?。雖然他北伐立威,在民間的聲望震天,但是在士族眼里,他還沒有建立足夠的“德望”去獲得禪讓的資格。曹和司馬莫不是經(jīng)營兩三代才有足夠的政治底蘊(yùn),連桓玄也是有父親桓溫在之前打下基礎(chǔ)??蓜⒃5膬鹤觽兾幢啬茏龅讲茇А⑺抉R師司馬昭那樣掌控全局,所以迫使他不得不在有生之年繼位。而由于他政治基礎(chǔ)薄弱,在士族中所得到的支持仍然不夠,這才行擅殺晉室之事。而這也成為劉裕一生都無法抹去的污點(diǎn)。這種惡果,也只得由他的后裔在齊代宋的時候承擔(d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