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為什么子路把冠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2016-07-22 21:29:0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左傳·哀公五年》記載:“石乞、孟黡敵子路,以戈擊之。斷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兔?!Y(jié)纓而死。”當(dāng)時衛(wèi)國內(nèi)亂,父子爭權(quán),子路前
《左傳·哀公五年》記載:“石乞、孟黡敵子路,以戈擊之。斷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兔?!Y(jié)纓而死?!碑?dāng)時衛(wèi)國內(nèi)亂,父子爭權(quán),子路前往救之,遭暗算,身負重傷,連帽帶都被砍斷了,子路說:“作為君子就是死了也要把帽子戴好”,于是系好帽纓,從容而死。古代貴族男子到20歲時,家庭要為其舉行冠禮,這是一種成人禮,儀式非常隆重復(fù)雜,經(jīng)過三“加冠”、三“易服”、三“祝辭”,然后取字。古人通過冠禮對剛成年男子進行禮儀、道德、情操全方位的教育,加冠后的男子要接受社會道德律令的規(guī)范和約束。
冠蘊涵著道德精神??鬃邮欠浅3缟卸Y儀的,孔子說“克己復(fù)禮為仁”。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所以他也特別重視禮儀,以至于頭可斷,血可流,但冠卻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