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后唐大將符存審 唯一一個被記錄本姓的賜姓名將

        2016-07-05 00:57:5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符存審(862-924),原名存,字德祥,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人,五代后唐名將。因被李克用收為義子并賜國姓,史冊又載為李存審,到后晉時其子

        符存審(862-924),原名存,字德祥,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人,五代后唐名將。因被李克用收為義子并賜國姓,史冊又載為李存審,到后晉時其子符彥饒復歸本姓。符存審歷經百戰(zhàn),未嘗敗績,曾經多次與后梁交戰(zhàn)并擊破朱溫、驅逐北漠契丹,與周德威齊名。在歐陽修所撰的《新五代史》里,符存審是列傳中唯一得以保留原本姓氏的人,其余獲授國姓的眾人皆被記載為李姓。

        出身

        符存審父親符楚是陳州牙將(統(tǒng)率約5000兵馬),雖然在他年幼時家道中落,但早年其家系也出過將相,例如唐初節(jié)度使符敦敏、瑯玡郡王符令奇和輔國大將軍、義陽郡王符璘。符存審少年時性格豪邁,重俠義精神;而且機智多謀,喜歡談論兵法戰(zhàn)事。至唐末中和年間,河南一帶強盜四起,生逢亂世的符存審開始追隨光州刺史李罕之上沙場。后來李罕之因為不敵蔡州皇帝秦宗權的軍隊而放棄光州投奔諸葛爽,符存審也跟著到河陽擔當小校一職,屢戰(zhàn)蔡寇有功。諸葛爽死后李罕之逃到懷州,部下不滿其品性暴戾而紛紛四散,符存審此時再擇晉王獨眼龍李克用為君主,展開其南征北伐的將領生涯。

        早年戰(zhàn)績

        符存審自小在軍旅長大,故在沙場上識機知變、行軍法命嚴明如山,又喜歡用奇兵致勝,從來沒有預判或戰(zhàn)略失誤,加上其品性敦厚低調、謹言慎行,因而侍遇日隆;在陪同李克用西征討伐赫連鐸時“冒刃死戰(zhàn),血流盈袖”,李克用親自為他治療傷勢并日夕慰問。乾寧初年符存審出任先鋒戰(zhàn)李匡儔,一舉攻下居庸關。翌年討邠州時,邠之勁屯兵于龍泉寨,其位置四面懸崖且石壁險固,符存審擊退王行瑜,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攻下龍泉寨,回師之后被授予“檢校左仆射”。后以此職輔佐李嗣昭攻打汾州李瑭時,符存審把李瑭生擒,憑這個功勞升遷“左右?guī)杰姸贾笓]使”。天祐三年(906年)出征潞州,與李嗣昭在上黨降服丁會,又合兵盧龍節(jié)度使周德威在夾城消滅流賊,故受封忻州刺史及“蕃漢馬步都指揮使”。天佑七年(910年),出任“蕃漢副總管”負責領兵鎮(zhèn)守太原。

        計破朱溫

        天祐九年(912年)梁太祖朱溫率號稱五十萬的大軍進攻鎮(zhèn)州、定州,他命令部將楊師厚攻入棗強后血腥屠城,連老人婦孺也不放過;而自己則親率賀德倫等人圍攻蓨縣(今河北景縣)。正在附近趙州駐扎的符存審帶部下史建瑭、李嗣肱(李克用從弟李克修之子)等800人去救。符存審深知雙方兵力有別,在抵達信都后先奪取下博橋,阻止梁軍繼續(xù)北上;又派史建瑭、李嗣肱率600騎去捉拿替梁軍牧馬的人,俘獲數(shù)百人后統(tǒng)統(tǒng)處刑,卻特意讓當中的十數(shù)人逃走。那些僥幸保命的人回寨后驚魂未定,紛紛叫嚷說晉軍主力已經壓陣,使到梁軍士卒人心惶惶。翌日,符存審用經過喬裝的600騎兵突擊梁軍大營,由于他們全部打著梁軍旗號,朱溫不虞有詐之下?lián)p失甚巨,至傍晚時份晉軍直殺到對方副將賀德倫跟前,并放火燒毀梁軍大寨后方才撤退。朱溫見己方損折無數(shù)、陣勢大亂,唯有當即拔寨后連夜遁逃,扶病返回洛陽后不久便被兒子所殺。

        元城會戰(zhàn)

        天祐十二年(915年)夏天李克用已死,年少繼位為晉王的李存勖(后唐莊宗)決定進攻河北魏博(天雄軍)并派符存審出任前鋒收服臨清。八月,存審盤踞于魏縣與僅僅相隔三十里的后梁軍劉鄩爭持,一日數(shù)戰(zhàn),互不相讓。九月中,率師五千平定貝州的張源德;又與王建及合兵,用騎兵二千突襲敵陣側翼,擊退劉鄩的援軍一萬人。翌年三月,劉鄩軍終于按捺不住全力犯境魏州,已經會合莊宗的符存審亦率大軍截斷其退路,迫使雙方在元城舊址開戰(zhàn),梁軍潰敗,而符存審乘勝追擊,趁勢再收復了澶、衛(wèi)、磁、洺州。直等到秋涼時節(jié),邢州守將閻寶亦向符存審請降。莊宗以收服五州之功,授予符存審安國軍節(jié)度使,兼任邢洺磁等州觀察使。十月,戴思遠得知符存審兵臨滄州立刻聞風而逃,城將毛璋則開城投降。莊宗大喜,加授符存審檢校太傅、橫海節(jié)度使,兼領“魏博馬步軍都指揮使”。翌年再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職。

        棉里裹針,擊退契丹

        天祐十四年(917年),契丹三十萬大軍圍困幽州(今北京)周德威,由于另一邊廂正與梁軍相持不下,莊宗非??鄲涝撊绾问呛?。想發(fā)兵救幽州,手上兵力不足,如果分兵太多則有危險;但如果不派援兵,又怕幽州全面失陷。他便問策于帳下諸將,當中只有符存審認為幽州不可不救,更自愿請纓說:“請借我五千騎兵就夠了!”。莊宗見符存審自告奮勇,就讓他與李嗣源、閻寶率軍七萬去救。而符存審亦不負所托,九月五日三人在易州合兵,九月十二日符存審先用鹿角陣大敗契丹的騎兵前鋒。入冬后兩軍主力開戰(zhàn),符存審采用“棉里裹針”之計殺破敵將安彥之,一舉擊潰契丹軍;契丹主軍受重創(chuàng),殘軍倉皇向北山方向逃竄,余下輜重糧餉遍野。晉軍又再追擊,俘獲敵軍上萬人,皆處刑,遂解幽州之圍。

        天祐十五年(918年)二月初參與進攻楊劉城。十月,晉軍駐于麻家渡,符存審進諫莊宗。當時的莊宗年少氣盛、勇于接戰(zhàn),經常受不住敵營叫囂輕騎而出,符存審每次見到必定叩馬進諫:“王上你身系光復唐室社稷的大任,應該為了天下蒼生而愛惜自己的身軀。接受對方的舉旗挑戰(zhàn),只不過是放任刀劍的一時之快,對于圣上你的品德無甚益處,還請交回微臣效勞。古人遇上盜賊時,尚且不會由上司和父親去抵抗,而今我雖無將帥之才,但不敢不擔君之憂”。莊宗聽后通常也從善如流,及時回駕大營。

        同年,莊宗與后梁軍于胡柳陂(今河南濮城西)開戰(zhàn),戰(zhàn)況異常激烈。辰巳時份另一員大將周德威戰(zhàn)死,戰(zhàn)況急轉直下,莊宗的部隊稍一失神停步,梁軍就從四方八面涌出來。莊宗被敵軍所包圍,一度勢危,此時符存審與三子符彥圖出沒在敵陣沐血奮戰(zhàn),直到翌晨才歸去與主軍會合重整陣勢,并于午后開始逆轉形勢,至夕陽落后,符存審麾下的銀槍部隊才終于在土山下殲滅所有敵軍。

        天祐十六年(919年)春,接替周德威為“內外蕃漢馬步總管”,于德勝口分別建筑南北兩座城池而據,時人稱之為“夾寨”。七月,后梁王瓚又從黎陽渡河竄擾澶州誘戰(zhàn),符存審拒守不出,王瓚退到楊村渡口控制上游,自此日夜交鋒,對壘經年,大小凡百余戰(zhàn),未見敗績。至此,昔日一起追隨李克用并與之齊名的周德威已死,使符存審在晉軍中的地位更形重要。

        緩師示弱、伺隙出奇

        天佑十七年(920年)后梁大軍進犯同州,符存審用緩師示弱、伺隙出奇之策,智解同州之圍。

        當時后梁的朱友謙以河中同州(今陜西大荔)為條件欲向莊宗投降,后梁朝廷得悉后用劉鄩引重兵進逼同州,朱友謙馬上向莊宗求救,莊宗便托符存審與李嗣昭前赴救援。九月,符存審與李嗣昭取道河東進軍往河中。河中一帶本來兵少且弱,梁軍由于過往多次征服該地而相當輕視之,亦料不到符存審用兵神速,已抵當?shù)?。符存審便特意在自己的營中挑選200名精銳騎兵夾雜當?shù)夭筷牫鰬?zhàn),并先以河中部隊采取佯敗的誘敵戰(zhàn)術;等梁兵出城追擊一段距離后即以200名精騎反擊,果然大勝而歸及俘敵甚多,當梁軍得知對手身份時皆大驚。不過當時河中一帶長期稱臣于后梁,其民眾對支持梁軍或晉軍持兩端態(tài)度,加上大軍集結河中后的軍糧消耗不菲,李嗣昭等眾將都怕情況反復或帳下起亂,故提議速戰(zhàn)速決。屯兵朝邑數(shù)日后,后梁軍逼向晉軍陣營。當時有懂星相觀天之士說西南方隱現(xiàn)一股如斗雞之狀的黑氣,當有戰(zhàn)禍發(fā)生;符存審回應說:“我方正想與敵決一死戰(zhàn),而今甚至從氣象中顯示出來,豈不是如有天助嗎!”。乘著士氣大振,當晚立即審閱大軍,并謹慎地揮軍向前。后梁軍接戰(zhàn)后節(jié)節(jié)敗退,損失二千余人,從此便天天守在堡壘中不出來。符存審見狀即對身旁的嗣昭說:“我當初最擔憂的是被劉鄩占據渭河地利。眼下他的副軍已經大敗,若然你盡封掉他的退路,劉鄩會恐懼我要一舉殲滅他;有云困獸以窮惡襲人,不可不當作一回事。我們不妨刻意開一個缺口給他,等他撤退時再施以伏擊這樣比較可取”。于是命令部下李建及在沙苑中牧馬,旨在令對方松懈,劉鄩、尹皓接報后暗暗竊喜,馬上計劃撤退。歐陽修《舊五代史》對此記載:“鄩以為晉軍且懈,乃夜遁去”。其實符存審此時已經派遣追兵在渭河一帶突襲劉鄩,使他落得近乎全軍覆沒,同州之圍便因此煙消云散。由此戰(zhàn)役可見符存審善于造勢,以攻心為上,活用兵法,這道緩師示弱之計600多年后的清將多爾袞亦有仿效,用于藏銳師于明軍身后伏擊闖王李自成。

        鎮(zhèn)守北疆

        天佑十八年(921年),叛將張文禮謀殺節(jié)度使王镕,在鎮(zhèn)州成德軍(治今河北正定)割地自立,李嗣昭、李存進先后接戰(zhàn)卻相繼陣亡。天佑十九年(922年)符存審率師進攻叛軍于鎮(zhèn)州城下,并以圍城之策使鎮(zhèn)州糧盡。九月,張文禮謀士李再豐暗中送款欲賄賂符存審,存審未置可否,卻于當夜暗中登城,生擒張文禮之子張?zhí)庤?、張?zhí)幥蛞桓扇说?。?zhèn)州就此火速平定,捷報獻上朝廷,符存審因功獲封侍中。

        天佑二十年(923年)正月,符存審還師魏州,莊宗親自出城以宴樂迎接。未幾,契丹又進犯燕薊之地,莊宗心腹郭崇韜上奏:“后梁尚未平定,契丹就率先背叛我方,而捍衛(wèi)北方的防御重任,環(huán)顧云云眾將里非存審不可”,莊宗便遣中使召諭符存審出征。不過符存審此時因為作戰(zhàn)經年而積勞成疾,抱恙在家,但還是上奏曰:“臣愿意前往效命,不敢托辭推諉,但老身痛癥連連不絕,只恐未堪眼下此戰(zhàn)之用”。符存審于是未有領軍迎擊此役,但仍奉旨兼任幽州盧龍節(jié)度使,擔起守衛(wèi)北面邊疆之重任。

        同光元年(923年)后唐終于消滅后梁并立國,遷都洛陽。朝廷升遷符存審為中書令及檢校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賜食邑千戶,封當朝忠烈扶天啟運功臣。同時卻招惹朝中一些文官詆毀,認為存審并未有助于收復中原全境。其時,符存審身上的箭傷舊患復發(fā),加上自責身為大將卻未能參與入梁戰(zhàn)役而郁郁不歡,病況日下。只得要求入覲尋醫(yī),并請求大臣郭崇韜協(xié)助,但郭崇韜一向自負,而且不憤功績和聲望皆在存審之下,因而存審每有奏章要求面圣都被駁回。其妻子郭氏哭著痛斥郭崇韜說:“我的夫君一直以來為國家奔馳效命,與你又份屬鄉(xiāng)里舊識,現(xiàn)在你竟然忍心棄他到北方荒地送死,實在是何等的無情無義!”,崇韜聽后頓感慚愧,馬上又遷怒于符存審。符存審屢上奏章,全數(shù)不許他請朝京師。

        同光二年(924年)春天,符存審病情加劇,便上奏懇求最后一次面見皇上莊宗,亦不許。存審伏在床枕上嘆曰:“老夫我歷事兩位君主,至今已經四十年,有幸今天見證到天下復歸李家,借此機會不管四方蠻夷都可以入朝覲見圣上;敵方亡國喪主之將,也無不拜倒在你的宮殿之前,但是獨獨我卻被排除在外,豈不是命運弄人!”。郭崇韜思忖符存審既然命不久矣,此時也就不怕他爭權,方肯奏請中央讓他入覲面圣。同光二年四月,朝廷本來已經擬定要授符存審宣武節(jié)度使、蕃漢馬步軍總管,可惜詔告未至,存審五月十五日便卒于幽州官舍,時年六十三,及后下葬于太原。

        符存審的遺言陳述不獲圣上面覲,言詞凄惋,莊宗聞訊后悔悼良久,廢朝三日,又追贈尚書令,謚號同忠烈扶天啟運功臣,天成年間配饗莊宗廟廷,追封秦王。符存審死后,其子嗣后裔三輩里再出了兩位藩王、三位皇后及諸位將軍,又多次與北宋趙氏宗室聯(lián)姻,使符氏成為當朝顯赫一時的名門豪族。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