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從謚號看三國時期蜀國將領們的真實實力

        2016-07-05 00:10:3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說到蜀國的謚法之前,先說說謚法的來歷。周公旦和姜子牙有殊功于周室,死后獲謚,此為謚法之源?!兑葜軙罚?ldquo;謚者,行之跡也。大行受大

        在說到蜀國的謚法之前,先說說謚法的來歷。周公旦和姜子牙有殊功于周室,死后獲謚,此為謚法之源?!兑葜軙罚骸爸u者,行之跡也。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笔菍σ粋€人一生的總結,所謂的蓋棺論定就是指這個。周制有封爵者即有謚號,秦漢之后,等級漸多,爵位泛濫,無法一一封謚,故關內(nèi)侯以下不得謚。蜀漢立國,禮制闕失,將謚法作為一種恩寵,而不是一個固定的制度,斯失禮之甚也。先主之時,唯法正見謚,后主時陳祗以恩寵見謚,后來諸葛亮、蔣琬、費瑋、夏侯霸陸續(xù)都得謚,在這種背景下,追謚功臣就成為蜀國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所以才有五位開國武將得謚。

        關羽所得壯繆,實在不能說是個好謚號,有人說是武而不遂曰壯,這是一個訛誤,武而不遂曰莊才是正確的謚法。也有人說壯通莊,是為了避漢明帝劉莊之諱而改用此字,漢明帝是東漢的第二個皇帝,但在西漢初年,就有壯這個謚號,擊殺項羽的五位將官死后都謚為壯,此說是有點站不住腳的,壯字當有另解,下面慢慢分析。魏國有很多大將被謚為壯,查三國志共有張郃、徐晃、文聘、許褚、龐德、桓階、鄧艾、曹休8人,由于只是在我所認為可能是武將的傳中查找,可能會有錯漏?,F(xiàn)在就這幾個人的情況來分析一下壯字會是什么含義。首先這幾人都是當時鎮(zhèn)守一方的大員,都有著或者說曾有著不錯的領兵作戰(zhàn)的戰(zhàn)績,在三國時都有很高的聲望;其次這幾人都親歷戰(zhàn)陣,作戰(zhàn)勇敢,用游戲里的話說叫做武力值很高;再有就是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死于任上。他們的相同點就是這些,當然還有一點是他們的爵位都比較高,但這是得謚的前提,就不算在內(nèi)了。

        再來看看他們的結局:死于軍事的有張郃、龐德、桓階,曹休兵敗之后慚憤癰發(fā)而死,鄧艾雖然是在晉朝的時候才得謚,但晉延魏制,也可以把他統(tǒng)計進來,從現(xiàn)在的資料看得善終的有徐晃、文聘、許褚。再看魏國大將,死于軍事的除了夏侯淵外,就是上面這幾位被謚為壯的將軍了。夏侯淵被謚為愍,在國逢難曰愍,這個謚號在謚法里只能算作是平謚,考慮到夏侯淵和曹操的淵源還有他以往的功勞,一旦兵敗身死,也不過得了一個平謚,那這幾位也都是兵敗身死,評價應該是不會高過夏侯淵的,最多也是平謚。這樣就又牽扯出來一個問題,徐晃、文聘、許褚都是善終,他們的謚號又該作何解釋呢?還是先看一下龐德的謚文:“昔先軫喪元,王蠋絕脰,隕身徇節(jié),前代美之。惟侯戎昭果毅,蹈難成名,聲溢當時,義高在昔,寡人愍焉,謚曰壯侯?!睆倪@里看謚文對三位善終的將軍并不是非常貼切,那么壯字至少當有兩個解釋,犧牲于戰(zhàn)場的人主要就是取這個“戎昭果毅,蹈難成名,聲溢當時,義高在昔”的含義,魏承漢制,蜀漢也以漢朝正統(tǒng)自居,兩方的謚法都應當是依據(jù)漢代的謚法得出聯(lián)系到關羽也是死于軍事,其含義當和龐德相差不多。當關羽斬殺龐德的時候,也許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和龐德得到一樣的謚號吧。這樣看來壯字的含義有一種應該是壯烈,也就像現(xiàn)在我們民政部門所說的非正常死亡,悼詞里說的犧牲,關羽的謚號應該是這個意思,再加上名與實爽曰繆,意思是有武力但是沒干成什么大事反而功敗身死、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原先人們認為,蜀之名將唯羽,關羽的聲望是很高的,但是他沖鋒陷陣是一把好手,領兵打仗就一般了,好容易帶領幾萬人馬將魏國幾千守軍打得喘不過氣來,后路卻被東吳給抄了,不但落得功敗身死,還丟掉了蜀國一大塊重要的地盤,給他這樣的謚號也就不奇怪了。還有的專家考證說謬通穆,是布德執(zhí)義的意思,是個很好的謚號,這也是站在維護武圣的立場上用后世的名聲來反推當時的評價了,蜀國劉備的吳皇后就被謚為穆,在同一時期兩個謚號是并存的,謚法一字千金,說成互通有點勉強。張飛所得謚號為桓,辟屠服遠曰桓,辟土兼國曰桓,不但說他攻城略地有功,還暗示他性情兇暴,從張飛的結局上看,這個謚號也是恰如其分的。一般認為謚法只取一個意思,但從趙云的謚號解釋來看,蜀國并不是完全執(zhí)行這個規(guī)則,所以把這幾個意思都列舉一下。馬超得謚威,猛以剛果曰威,猛以強果曰威,強毅信正曰威。黃忠得謚剛,強毅果敢曰剛。這兩個無論用哪一個解釋都是不錯的謚號。

        問題比較大的是趙云的謚號,大家都知道原先追謚時是沒有趙云的,但后來又過了一段時間再次追謚,這里面就說明在姜維等大臣心目中趙云是不配得謚的,但后來不知道是由于趙云后人的爭取還是后主感念趙云在長坂坡沒有將他丟給曹兵,總之趙云被照顧了一個謚號,叫做“順平”,姜維還對后主解釋說:“柔賢慈惠曰順,執(zhí)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焙孟袷莻€不錯的謚號,這完全是在欺負后主不讀書。按照謚法:慈和便服曰順,也就是說是一個沒有什么威儀的老好人,這對一個文官可能還算不錯,但一個武將來說可以說是一個諷刺;治而無眚曰平,執(zhí)事有制曰平,布綱治紀曰平,眚是過失的意思,從這里看這幾個解釋雖然都只是說趙云沒有什么過失,還不算太壞的謚號,但關鍵是還有一條:惠無內(nèi)德為平,這條可就很嚴厲了,總之一句話,趙云就是不配得謚,可是又拗不過領導,于是就玩了一個文字游戲,在這里“克定禍亂曰平”是在糊弄人,“克定禍亂曰武”才是謚法。

        至于諸葛亮的謚號“忠武”,忠是沒的說的,危身奉上曰忠,諸葛亮也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但是武就有點問題了,除了克定禍亂曰武,還有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窮曰武。聯(lián)想到諸葛亮死后,后主的詔書中“無歲不爭”之語,對于諸葛亮來說,這只是個毀譽參半的謚號,既夸獎了他平定南蠻,又譏諷他伐魏無功,徒耗國力,還有一點埋怨他峻法嚴刑,執(zhí)政過厲。這也和曹操一心想做周文王,但偏偏卻被謚為魏武帝有異曲同工之妙。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