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大清王朝二十一位皇后最真實相貌
美艷不可方物的清朝皇后們究竟長啥樣?
1、孝莊文皇后
“孝莊”皇后,即清初孝莊端康文皇后,本是蒙古族,姓搏爾濟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的女兒。她十三歲嫁給清太宗皇太極,被封為“莊妃”。
她那嬌柔弱質(zhì)、美艷萬方的大家閨秀的身體里卻流淌著成吉思汗后代的血液,充滿了勇敢、剛毅、信心和智慧。在滿族宮廷斗爭的漩渦和明清大決戰(zhàn)的大潮中搏擊一生。
她先后輔佐清太宗皇太極(夫君)、清成宗義皇帝多爾袞(下嫁)、世祖順治福臨(兒子)、清圣祖康熙玄燁(孫子)“四代”帝王,主持了入關(guān)、定都、滅明三件大事,對清代的建政、鞏固和政治清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孝莊,對丈夫,她伺候的無微不至;對情人,她始終念念不忘;對兒子,她是慈母胸懷 ;在中國歷史上,其賢德恐只有宋神宗時垂簾聽政的宣仁太后可比,此在國史上已是定論。
孝莊死后沒有隨葬沈陽皇太極之昭陵,而是葬在遵化清東陵順治皇帝孝陵前之左側(cè),稱昭西陵。這是學術(shù)界至今未能完全解釋清的一個歷史之謎。
必須承認,寧靜的野性美很適合詮釋游牧民族的貴族女子,可是,真實的蒙古族人往往是大臉盤小眼睛,野性這個東西是滲在骨子里的,而不是外表上。
看看畫像上的孝莊皇后,儼然是個霸氣的老太太,卻不怒自威一臉慈祥,氣場秒殺各種版本的傾國傾城!
2、孝惠章皇后
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不詳??茽柷哓惱站b爾濟之女。順治廢后之后立的第二位皇后。值得說一下,孝莊文皇后是她的外祖母,也就是說順治是她的親舅舅,而順治廢后是她的親姑姑,這個亂呀。
真人:(真的是科爾沁的一家子,和孝莊很像,疑心順治僅僅是不喜歡蒙古女人,并不是因為董鄂妃多美貌,清史稿唯一承認的美貌皇后是順治廢后“后麗而慧”,但是順治把她廢了,清朝再也沒有一位皇后被歷史記載“麗”的,順治或許不是個好色之人)
3、孝康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1640年-1663年3月20日),佟佳氏(本姓佟,漢軍正藍旗人,康熙時抬旗入滿洲鑲黃旗,改姓佟佳氏),生于崇德五年,佟圖賴之女,順治帝妃嬪,康熙帝生母。
順治十年(1653年)入宮為庶妃,順治十一年(1654年)生皇三子玄燁(康熙帝),后晉升為康妃。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順治皇帝駕崩,康熙帝即位后與孝惠章皇后兩宮并尊,稱圣母皇太后,上徽號曰慈和皇太后。
康熙二年(1663年)崩逝,年僅23歲,葬清孝陵,上謚號“孝康章皇后”??滴酢⒂赫?、乾隆累加謚,最終謚號為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真人:(漢族女子果然和蒙古女子不一樣,估計順治就好白皮膚)
佟妃生下玄燁,但并無寵,22歲喪夫。兒子當上皇帝,她卻在康熙二年(1663年)因患病,撒手人寰,才24歲(虛歲)。佟妃如果像乾隆帝生母那樣高壽,康熙帝過世時,也才83歲。
康熙帝即位后,尊生母佟氏為皇太后。她的娘家,本來是漢軍,康熙帝命入滿洲鑲黃旗,后族抬旗,從此開始。她從此改姓佟佳氏。慈禧太后娘家也緣此而抬旗。
人有因緣,事有因果。在景仁宮里,美麗宮名后面,福禍相因相果:胡后既當皇后又被“辭職”,珍妃既受寵幸,又遭廷杖,佟妃既生下“千年一帝”,又24歲青春早逝,命運真是說不清道不明。對待命運:或無力抗拒,可廣積善緣——等待時間和歷史給以公正!
4、孝誠仁皇后——也是康熙最愛的皇后
赫舍里氏,孝誠仁皇后(1654年02月03日-1674年06月06日)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輔政大臣索尼孫女,領(lǐng)待衛(wèi)內(nèi)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額圖侄女,妹平妃。入宮后賢良淑德,統(tǒng)領(lǐng)六宮,輔助康熙皇帝治內(nèi),受孝莊太皇太后喜愛。
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歲未序齒??滴跏晡逶鲁跞Q育胤礽時因難產(chǎn)崩逝,是年僅有二十一歲。
真人:(康熙真的是深明大義,是個有覺悟的皇帝,也太不以貌取人了吧,選皇后其實是選家族)
由于她與康熙帝感情深厚,康熙帝非常思念她,加上太皇太后的恩準,立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滿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康熙在她去世后賜謚號仁孝皇后。后因原謚號與圣祖謚號出現(xiàn)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謚,及后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謚,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圣仁皇后。
5、孝昭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1653年—1678年3月18日),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的第二任皇后,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鰲拜義女。
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1677年),冊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滴跏吣甓露?1678年)已時駕崩于坤寧宮??滴跏吣觊c三月廿一,謚曰孝昭皇后,康熙二十年三月初八(1681年),入葬景陵地宮;
真人:(這皇后作為當時血統(tǒng)很純的滿洲人來說,其實不難看,從畫像來說,氣質(zhì)修養(yǎng)也不錯)
雍正元年九月(1723年)加上尊謚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欽天順圣仁皇后,升祔太廟;乾隆元年三月(1736年)加上尊謚安裕二字;嘉慶四年五月,加上端穆二字,全謚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圣仁皇后。無子女。溫僖貴妃為孝昭仁皇后親妹,兩人同為康熙帝后妃,是康熙年間著名的妃嬪。
6、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3年),烏雅氏,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lǐng)、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康熙帝妃嬪,雍正帝生母。出生于順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入宮,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晉封為德嬪,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封為德妃。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后,尊為皇太后,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于永和宮,享年六十四歲。同年八月上謚號“孝恭宣惠溫肅定裕贊天承圣仁皇后”,九月與康熙帝合葬景陵,升祔太廟。乾隆、嘉慶累加謚,最終謚號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圣仁皇后”。
真人:(即使年齡大了,也有一種高雅和淡然的美,年輕時候還了得!難怪康熙會喜歡)
德妃從一個身份卑微的、負責端茶送水等細活的“官女子”,一步一步登上永和宮主的位置,這是很不簡單的。康熙二十年冊的四個妃子,她們的地位或者說是在皇帝和眾宮人心里的位置,是后來的其他宮妃難以相比的,或者說,后來的宮妃再牛也牛不過這四個人。
7、孝敬憲皇后
烏拉那拉氏,雍正的原配嫡皇后。滿洲正黃旗人,內(nèi)大臣費揚古之女,外高祖父是廣略貝勒儲英(努爾哈赤長子),母親是多羅格格,外祖母是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她和康熙的孝昭仁皇后一樣,身上流著一半的愛新覺羅氏血液,而且還有四分之一的蒙古貴族血統(tǒng)。果然又是選家族,不是選美。
8、孝圣憲皇后
乾隆的親媽。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族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凌柱和遏必龍是同宗。其實是漢人,本來姓錢,為了乾隆的儲位,雍正重新給她找了一個強悍的娘家。否則作為一個來自孝昭仁皇后家族的女子,怎么會在王府當了二十多年的侍妾。
康熙五十年生弘歷,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為熹妃,雍正八年封為熹貴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歷(乾隆皇帝)即位,尊為皇太后,上徽號曰崇慶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東陵。謚: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圣憲皇后。
真人:(確實一看就是長命相,有福之人。)
9、孝賢純皇后
沙濟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乾隆元配嫡皇后。出身于顯赫的沙濟富察氏家族,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女。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間任議政大臣,當過7年的戶部尚書,掌管國家的財政大權(quán),曾經(jīng)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
父李榮保為米思翰第四子,官至察哈爾總管。伯父馬齊,“歷相三朝,年逾大耋,抒忠宣力,端謹老成,領(lǐng)袖班聯(lián),名望夙重,舉朝未有若此之久者”,另一位伯父馬武任過都統(tǒng)、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官居一品,位極人臣,多年報效朝廷,被雍正稱為“圣眷最渥之人”?!傊?,雍正對兒子乾隆很用心,不光給他媽安排了鈕祜祿氏的婆家,還給乾隆找了沙濟富察氏的丈母娘家。
乾隆是個幸運的皇帝,有愛新覺羅氏牛叉叉的老爸,有鈕祜祿氏牛叉叉的外婆家,還有沙濟富察氏牛叉叉的丈母娘家——清朝的皇帝,血緣和姻緣武裝到這個地步的真心不多?。?/p>
真人:(作為滿洲血統(tǒng)的女子,富察氏真的算美人,乾隆蠻幸運的)
10、孝儀純皇后——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令妃
孝儀純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本姓魏,漢軍正黃旗人,后抬旗入滿洲鑲黃旗,改姓魏佳氏),乾隆帝妃嬪,嘉慶帝生母。內(nèi)管領(lǐng)清泰女。
乾隆四年入宮,乾隆十年,初封令貴人;同年,晉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乾隆三十年晉封為令皇貴妃,攝六宮事。
真人:(年輕時候的,其實還是比較娟秀的)
乾隆六十年八月十二日,追謚令懿皇貴妃為皇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颙琰為皇太子,并禪讓于嘉慶。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皇后。經(jīng)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純皇后。
1928年,裕陵被盜,其時發(fā)現(xiàn)孝儀純皇后的遺體雖歷經(jīng)153年竟然未有腐爛。
11、孝淑睿皇后
喜塔臘氏,嘉慶的原配嫡皇后,道光生母。清朝唯一一個包衣出身的嫡皇后。出身滿洲正白旗包衣。后來被抬入正白旗滿洲。孝淑之父和爾敬額是名總管內(nèi)務府大臣,并非豪門大族。
和雍正比,乾隆對繼承人真的不咋地,沒給重新找外婆,也沒給好好找丈母娘。估計給嘉慶選親的時候,乾隆還沒把他定為繼承人,但是弄個包衣女子做嫡福晉也已經(jīng)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據(jù)說這兩口子感情超好,喜塔臘氏也是唯一一位生育皇帝的嫡皇后。
真人:(她看上去沒太有福相,過世也早,但是長得還行)。
12、孝和?;屎?/strong>
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禮部尚書恭阿拉的女兒。嘉慶帝第二任皇后。 她也是來自牛叉叉的鈕祜祿氏大家族,和康熙的孝昭仁皇后是同宗,嘉慶娶這位側(cè)福晉的時候,已經(jīng)被乾隆定為皇位繼承人。所以,為了給未來的皇帝武裝門面,乾隆有一次選擇了鈕祜祿家族。
真人:(好吧,長得有點怪,也許是年齡大了的緣故,畫像應該沒有刻意美化她吧,美化也不能美化的這么難看。)
13、孝慎成皇后
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世襲三等承恩公、追封一等公舒明阿女,康熙年間的一等公佟圖賴之后,是孝康章皇后的同族。道光做為皇子時的繼室大福晉,也是他登基后立的第一位皇后。
作為嫡皇后長子的道光自一生下來就被作為儲君對待,丈母娘家經(jīng)過嚴格挑選。元配嫡福晉是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戶部尚書、一等子布顏達賚女(貌似和孝昭仁皇后又是同族)。
真人:(挑選秀女的時候她沒有被選上,嫡妻死了,臨時抱佛腳選繼妻的時候,因為家族的緣故把她選上了?)
14、孝全成皇后
鈕祜祿氏,并非是孝昭仁皇后的那個家族,出自滿洲正紅旗的鈕祜祿氏(后抬入鑲黃旗),但是也是顯赫世家孝全成皇后一支,其曾祖和祖父皆為清朝功勛卓著聲名顯赫的著名將領(lǐng),其父頤齡當時是乾清門侍衛(wèi),世襲二等男爵。
據(jù)說道光超級愛她,愛到寧愿把皇位傳給她那個沒多大用的兒子咸豐,于是有了慈禧,于是后來……最后,大清朝玩完完。
15、孝靜成皇后
博爾濟吉特氏,恭親王生母。也就是道光的靜妃,刑部員外郎花郎阿之女,原為蒙古科爾沁部落人,死后抬入滿洲正黃旗。根據(jù)孝靜成皇后的姓氏和旗籍,她往往被認為出自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的母家。
實際上,孝靜雖與孝莊文皇后同姓,同族,卻并非出自同一家族。孝莊文皇后全族早在清初便歸于上三旗,孝靜卻出身下五旗,父親僅為一名從五品員外郎。 自明朝后,“員外郎“逐漸成為一個虛職,有錢人只要捐銀子,就可以換個員外郎來做,所以也就給了大家員外等同于富人的感覺。
真人:(長得比孝全好看點,道光審美觀挺獨特)
道光帝在世時所封的三個皇后皆出身顯貴,顯然,道光非常在意門第。而孝靜卻是出身蒙古下五旗,家世弱小,所以,雖然她為道光生育了很多子女,可是在道光看來她永遠只能是個妃子。
16、孝德顯皇后
薩克達氏,太常寺少卿富泰女,咸豐嫡妻。不得不說,道光在把咸豐定位繼承人的時候卻還是給他定了這門絲毫不顯赫的親事,不曉得做老子的到底在想啥。太長寺少卿絕對不是大官,也不是顯赫的家世。要說旗籍,倒是還符合——滿洲鑲黃旗(合著就這一項是符合未來皇后標準的)。
真人:(有點清秀,但是眼睛有點不對稱啊)
17、孝貞顯皇后
鈕祜祿氏,也就是慈安太后。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lián)P阿的庶女。她的嫡母是皇室后裔,但是生母是漢人。冊為皇后時只有14歲。
穆?lián)P阿的鈕祜祿氏家族也是孝昭仁皇后的同宗,與多個鐵帽子親王結(jié)親。策布坦二女,一女嫁肅親王敬敏,一女為莊親王綿嘩之母,??司┌⒂幸慌捺嵱H王端華,穆?lián)P阿一女嫁莊親王奕仁。到了咸豐二年她進宮時,老爸穆?lián)P阿已經(jīng)去世,親王中肅親王敬敏為她祖姑父,死在辛酉政變的鄭親王端華為她姑父,莊親王奕仁為她表哥兼姐夫,外加車爾格后裔本身又是鑲黃旗大族,家族勢力龐大啊。
真人:(我覺得挺好,少女時期的畫像)最后,同治的孝哲皇后阿魯特氏是端華的外孫女,也就是慈安表姐的女兒。有了這一層血緣關(guān)系,外加孝哲本身便是個難得的才女,難怪選后時慈安太后自然成了她最大的支持。
18、孝欽顯皇后
葉赫那拉氏,也就是慈禧。出身于滿洲鑲藍旗(后抬入滿洲鑲黃旗)一個官宦世家。咸豐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父親惠征,曾任安徽徽寧池廣太道道員,母親富察氏。
據(jù)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收藏的《德賀訥世管佐領(lǐng)接襲家譜》所記載,慈禧祖先喀山是蘇完那拉氏,在天命四年葉赫部未滅之前就歸附了努爾哈赤。
真人:(畫像)對比照片,像嗎?我覺得還行,說明宮廷畫師們還算是比較直觀的。
19、孝哲毅皇后
同治元配嫡皇后。阿魯特氏,蒙古正藍旗,修撰、翰林院侍講、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戶部尚書崇綺之女,副都統(tǒng)、前任大學士、軍機大臣賽尚阿之孫女,鄭親王端華之外孫女。
可謂是名門之后,而且還是難得的才女,也是慈安太后表姐的女兒,厲害吧,家族鐵的沒話說。可就是這樣的兒媳婦,不被婆婆慈禧待見,同治皇帝19歲時得天花而死,阿魯特氏于同治去世75天后絕食自盡,只有20周歲。
真人:長得不好看,五官怪怪的。
20、孝定景皇后
葉赫那拉氏,名靜芬。慈禧太后之弟都統(tǒng)桂祥的女兒。光緒的元配嫡皇后。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tǒng)桂祥之女。光緒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并在婚期過后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
民國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宮之一的長春宮病逝,享年46歲。上謚曰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xié)天保圣景皇后,中華民國政府以國喪規(guī)格處理喪事,與光緒帝合葬崇陵(河北易縣清西陵)。
21、末代皇后,郭布羅·婉容
末代皇后,郭布羅·婉容,達斡爾族,后編入滿族正白旗。高祖郭布羅·阿爾景,是咸豐年間的副都統(tǒng),并封為武顯將軍、建威將軍。父親是內(nèi)務府大臣榮源,母親是愛新覺羅·恒香,軍機大臣毓朗貝勒的次女。
婉容也是愛新覺羅氏的外孫女。婉容的美麗不是吹噓出來的,是就是美,任何一個演員都沒有演出婉容的美來,所以不貼演員了,就貼婉容本人的照片。
郭布羅·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