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出身的國民黨主席:國民黨新任主席朱立倫
會計出身的國民黨主席
有這么一個人,35歲時晉升臺灣大學會計學教授,40歲時當選桃園縣縣長,成為臺灣地區(qū)當時最年輕的縣長,47歲被推選為國民黨副主席,53歲當選國民黨主席。他這就是會計出身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會計同行們,大家一起努力吧!
很多像我們大陸的人們不禁要問:朱立倫是誰?我們都不了解他?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政治舞臺的?他為何能從一個會計出身卻能在競爭激烈的國民黨內(nèi)部脫穎而出,成為國民黨副主席?
朱立倫是一個鄉(xiāng)下娃
朱立倫1961年出生于桃園縣八德市。彼時的八德,尚未改制為縣轄市,還是一片田園風光。他出生的老家,就在八德大廟后方的一座傳統(tǒng)三合院。他的童年時光,都是在田間溪旁釣青蛙、烤番薯、玩泥巴之中度過的,所以說朱立倫是個不折不扣的鄉(xiāng)下娃。
之后,朱立倫的經(jīng)歷可以用“優(yōu)秀”二字來形容。學生時代的朱立倫聰明好學,從八德大成國小、桃園振聲初中,到建國中學、臺大工商管理系,朱立倫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甚至大學聯(lián)考后上成功嶺暑訓,他都能夠以第一名的成績結(jié)訓,受到當時臺灣地區(qū)領(lǐng)導人蔣經(jīng)國的親自頒獎表揚。
服完預官役之后,朱立倫到美國紐約大學進修,第一個學期就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了全額獎學金,并先后順利取得財務金融碩士和會計學博士學位。而后,朱立倫進入紐約市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并在不久后回到臺灣任教于臺大會計系。由于工作勤奮,業(yè)績突出,他在35歲時就晉升為正教授,成為臺灣財經(jīng)學術(shù)界的一顆閃耀新星。
“鐵馬阿倫”
1998年,臺灣的政壇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執(zhí)政的國民黨采取“省虛級化”措施,原先的“省議會”和“國民大會”合并為單一的“立法院”,“立委”從165席變成225席。面對這樣的機會,在家人的鼓勵下,朱立倫邁出了他政治生涯的第一步。
朱立倫出身政治世家,父親朱樟興曾任三屆桃園縣縣議員及第二屆“國大代表”,母親朱林桂出身大溪望族,家族中出過不少民意代表和地方首長。
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朱立倫在學生時代就非常熱心公共事務。從大一上學期開始當班代,之后擔任大專青年學生會主席,到留學時期的中國同學會會長,朱立倫一直是活躍于社團的學生領(lǐng)袖。
然而,盡管擁有輝煌的學歷,對公共事務也并不陌生,但由于沒有政治資歷、沒錢沒人沒班底,朱立倫的“立委”選舉非常艱辛。他從爭取國民黨黨內(nèi)提名開始,打著“鐵馬阿倫”的旗號,帶著幾個助理騎單車踏遍桃園13個鄉(xiāng)鎮(zhèn)市,手一雙一雙地握,政見一句一句地述說。最終,朱立倫竟然在派系根深蒂固的桃園縣突破重圍,順利當選為第四屆“立法委員”。
朱立倫后來回憶說:“我采用‘直銷’的方式,也就是自己走到選民那邊,跟他們握手,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他們聽?!边@一招果然見效。有一位大媽說,當朱立倫第三次跟她握手的時候,她不但決定要將她那一票投給朱立倫,還叫她所有的孫子孫女都投票給朱立倫。
雖然是政壇新人,但朱立倫在擔任“立委”期間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三年任期內(nèi),他先后推動了所得稅法、財政收支劃分法和地方稅法通則的修正,既照顧到老百姓的利益,又強化了地方政府的實權(quán)。而攸關(guān)臺灣金融秩序的“金融六法”,其中有四法是完全出自他的版本。不論是媒體還是學術(shù)界所做的問政滿意度調(diào)查,朱立倫在其中都名列前茅。
“勤奮認真的桃園倫”
2000年,國民黨第一次敗選而下野,當時還是“立委”的朱立倫臨危受命,競選桃園縣縣長,一舉擊敗了呂秀蓮的繼任者以及綠營的其他候選人,為國民黨拿下了桃園縣,成為當時臺灣地區(qū)最年輕的縣長。
還沒來得及慶祝勝利的朱立倫很快發(fā)現(xiàn),他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那時候,桃園縣財政瀕臨破產(chǎn),失業(yè)率居高不下,民眾外遷,企業(yè)凋敝,地方政府入不敷出,年度財政缺口高達109億元新臺幣,舉債總額更達到185億元新臺幣。
朱立倫開出的“藥方”是招商引資。他認為,桃源縣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入不敷出,入不敷出的原因就是收不到稅,沒有人愿意來投資。為此,他積極改善投資環(huán)境,出臺諸多招商方案,有效提升了縣府的效率及效能。同時,朱立倫非常重視學校教育水平的提升。他花了幾百億元新臺幣改造了桃園總共40多所老學校,為它們裝配更好的硬件,招募更好的老師,以提升這些老學校的整體競爭力。
在朱立倫的領(lǐng)導下,幾年之間,桃園縣發(fā)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由一個“財政赤字大縣”變身為“工業(yè)加生活大縣”——2007年招商排名全臺灣第一,稅收6年來增長了2.2倍,更是臺灣人口成長最快速的地方。
“勤奮認真的桃園倫”這個來自粉絲的親切稱謂,道出了桃園縣居民對朱立倫的真實評價,也成了朱立倫的第一個政治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