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為何變了 從支持女主武則天到光復(fù)唐室
狄仁杰任武則天朝宰相期間,居住在洛陽城內(nèi)的尚賢坊。他有一個姨母,居住在洛陽郊外午橋南別墅。兩家居住的這個地方相隔并不遠,但姨母一家子從來不主動聯(lián)系和拜訪過狄仁杰。
這讓狄仁杰好生奇怪。
俗話說,“窮在鬧市無人識,富在深山有人知”,可是,我現(xiàn)在是當朝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高權(quán)重,萬眾矚目。姨母一家怎么就象不知道似的?
某個冬日,狄仁杰從繁忙的政務(wù)中偷得半日空閑,便撐著傘,踏著雪,領(lǐng)著幾個小仆從,抬著酒肉前往郊外別墅看望姨母。
才到莊門,恰好遇上了姨母的兒子從外面打獵歸來。
雖是天寒地凍,但看表弟身后那群駕鷹牽狗的家丁一個個滿臉紅光、笑逐顏開的樣子,而且手里都拎著野味,收獲可真不少。
狄仁杰滿臉堆笑,上前向表弟打招呼,可是,表弟象是不認識他似的,只是冷冷地“哦”了一聲,也不請狄仁杰進莊,顧自閃身入內(nèi)了。
表弟的表現(xiàn)讓狄仁杰很不痛快。
再怎么說,我也是你的長輩,何況,我還是當朝宰相呢,你小子怎么這么輕慢?
但,轉(zhuǎn)念到這個小表弟年紀還輕,狄仁杰也不再往下深究,不請自入,向姨母請安。
吃飯席間,為了讓姨母知道自己現(xiàn)在的身份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借個機會好好教訓(xùn)教訓(xùn)那個不知好歹的小表弟,狄仁杰竭力裝出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輕描淡寫地說:“您外甥我現(xiàn)在是當朝的宰相了,手里是有點權(quán)力的,表弟這樣游手好閑,不如讓我代為在朝內(nèi)安排上一個差使,也教姨母生活有些著落,省卻許多心。”
其實,狄仁杰也明白,利用權(quán)力謀私利是違反國家原則和國家規(guī)定的,他也沒打算真這么干,但,有些話,總得掛在嘴里說說,你不說,人家都不當你是根蔥。
可是,話剛出口,狄仁杰突然發(fā)現(xiàn),人家更加不把你當根蔥!
姨母橫了他一眼,沒好聲氣地說:“老身就只生這一根獨苗,可不愿讓他去侍奉一個女流之主,辱沒了他的男兒之身!”
原來是這樣,狄仁杰好不尷尬。
原來,在百姓的眼中,武則天不過是一個竊國女賊,她改組的武周朝,不過是偽朝偽政!老百姓壓根就瞧不起。
狄仁杰大感慚愧。
也就從這個時候起,狄仁杰才認真審視武則天的政治,更多地站在老百姓的立場看待武周革命這件事。
事實上,在很多老百姓看來,武則天這不是什么改朝換代,這是胡鬧,也不是革命,而是草菅人命,不但不能和王莽、曹操這類篡國梟雄相比,而且與趙高、侯景這類跳梁小丑還有一定差距。
當時很多老百姓想,自古以來,改朝換代哪有人從自己兒子手中奪取政權(quá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