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養(yǎng)成記 他是開國功臣 為保命卻不得不貪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能成功“黃袍加身”,離不開身后將士的功勞。但要說到其中功勞最為突出的,那就是后來得到“論翊戴功”的開國功臣們。宋朝《國史》中記載的翊戴功臣主要有:原后周的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侍衛(wèi)親軍馬軍都指揮使高懷德、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殿前都虞候王審琦、虎捷右?guī)加莺驈埞夂病埥萦規(guī)恐笓]使趙彥徽六人。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就與“翊戴功臣”之首的石守信有關。
石守信,開封浚儀人。早在后周時,他就憑借在多年征戰(zhàn)中建立的赫赫戰(zhàn)功,擔任了殿前都指揮使,成為后周的主要將領之一。石守信還與趙匡胤結為異姓兄弟,而且長期與趙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趙匡胤的部屬、親信,他與趙匡胤關系最為密切。陳橋兵變時,多虧有石守信在內(nèi)部策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才得以順利進城。宋朝建立后,因在兵變中表現(xiàn)出色,石守信被列為六位主要開國元勛之首。
北宋剛建立后,公元960年四月,潞州節(jié)度使李筠反宋。九月,淮南淮南節(jié)度使李重進又反宋。雖然這兩起叛亂都被石守信率兵平復。但建國初期就發(fā)生了兩起叛亂,地方勢力的逐漸壯大且不受中央控制的局面,讓通過兵變當上皇帝的趙匡胤產(chǎn)生了嚴重的危機感。為了防止出現(xiàn)分裂割據(jù)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統(tǒng)治。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宋太祖趙匡胤來了一出“杯酒釋兵權”。此事讓原本是開國功臣的幾人一下跌落深淵。
這次事件也讓石守信明白,與當上皇帝的趙匡胤稱兄道弟、肝膽相照的日子,再也不可能有了!聽從皇帝趙匡胤的暗示,這位開國功臣很快辭了職,離開京城,到鄆州專職當天平軍節(jié)度使去了。此時,石守信才34歲,正當壯年,退隱江湖實在是迫不得已。
石守信本以為只要不插手朝政,就可以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了??墒牵酉聛戆l(fā)生的一件事,讓石守信嚇出了一身冷汗。他終于明白,功高震主的猜忌沒那么容易消除,是自己太天真了!
這事因才子梁周翰而起。梁周翰是石守信老友梁彥溫的兒子,雖然有才能,但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抨擊時弊,所以不是很招人待見。梁彥溫本以為兒子在仕途上難有所成。誰知趙匡胤在一次酒宴中,對石守信講了自己想任梁周翰當秘書的想法。石守信挺高興,回家后就悄悄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梁周翰。青年才俊的梁周翰一聽,極為亢奮,當即修書一封,上呈皇帝表示感謝??墒盏礁兄x信的趙匡胤龍顏大怒,不僅當即取消了這項任命,還把梁周翰趕出京城,外放效力。
見義兄這般行事,石守信那能不明白,義兄趙匡胤這明里是貶謫梁周翰,暗里卻是在敲打他:好啊!我們在酒桌上的閑聊,你竟然私自傳出去了。原本你好好聽話,服從命令乘涼去,義兄不會虧待你,但如果你敢插手政事,特別是干預人事,就別怪義兄我不客氣!
好心卻做了壞事,還惹得義兄皇帝生氣。石守信自然是回去老實待著,啥也別摻和了!從此石守信在天平軍節(jié)度使的任上連續(xù)17年沒有離崗。認真領會皇帝意圖,踐行著義兄皇帝倡導的享樂主義價值觀。好好斂財,做個富家翁。
宋史記載,石守信“累任節(jié)度使,專事聚斂,積財巨萬”。石守信對民眾的剝削,致使民怨沸騰。不過,趙匡胤喜歡這樣的結果,就放任義弟石守信到處收刮民脂了。一時間君臣間沒了猜忌,倒也彼此省心,相安無事。
公元976年,宋太宗趙光義即位,第二年便下令各州直屬中央,節(jié)度使因而成了一種虛銜。石守信在鄆州混日子也混不下去了,還好宋太宗還記得他,贈給他一個中書令的“榮譽稱號”,讓他到洛陽擔任西京留守。在洛陽期間,石守信因信奉佛教,要建造崇德寺。他招募民夫運輸建筑材料,但驅(qū)趕壓迫工人十分厲害,還不給工錢,很多工人都因此受苦。石守信因而深受百姓痛恨。加之斂財一事,石守信一世英名盡毀。
石守信原本是一位仁義武勇皆備的將領,不僅能征善戰(zhàn),且一向體恤百姓,重義輕利,可在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后,他卻變了一個人,開始追求聲色犬馬,并瘋狂聚斂財物。對他的這一異?!氨憩F(xiàn)”,《宋史》如此評價道:“豈非亦因以自晦者邪?!”話說得很透徹,石守信只是為了不讓皇帝趙匡胤猜忌他,故意“自污”罷了。畢竟有漢朝時的前車之鑒,大功臣韓信的下場可不怎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