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宗室最具戰(zhàn)略眼光的南明皇帝隆武帝
隆武帝朱聿鍵,是明朝藩王里一個比較苦命的皇帝,在見到鄭成功的時候,他時年四十四歲,但之前蹲監(jiān)牢,就蹲了二十八年,先是因為自己的父親不為祖父喜愛,結果和父親一起被祖父關監(jiān)牢關了十六年,差點餓死在里面。到了崇禎即位的時候才放出來,卻很快因為得罪了崇禎,又被關在監(jiān)牢里過了十二年,直到南明弘光帝政權建立后才被釋放,之后就是弘光政權完蛋,逃難,再被鄭芝龍擁立當傀儡。縱觀他的一生,算是從一個監(jiān)獄到另一個監(jiān)獄。
但這個苦命的皇帝,卻是明末宗室中少有的有作為的,二十八年監(jiān)牢生活里,他一不怨天二不尤人,反而天天堅持讀書鍛煉,個人的學問和修養(yǎng)都非常高。后來由鄭芝龍擁立做了皇帝,在做皇帝的各類表現(xiàn)上,也是可以打高分的。他的生活很簡點,后宮只有曾氏一個皇后,連個妃子都沒有,在行政用人上提出“用舍公明”,即消除門戶之見,改變晚明以來因黨爭而造成的政治危害,金聲,楊廷林,何騰蛟等后來的抗清名將,也都是在此時由他開始啟用。尤其重要的是,他最先提出聯(lián)合各地農民軍抗清的主張,這一點對整個南明的抗清決策影響深遠,即使在他敗亡之后,也被之后的永歷等南明小朝廷堅持下去。他的政權雖然短命,但他的行為,卻頗多中興英主的氣象。
在恪守儒家君臣大義的鄭成功心里,士為知己者死是一個重要信念,而這位對他榮寵有加的隆武帝,顯然就是他心目中的英主。這次覲見之后,隆武帝對鄭成功頗多器重,給了他“統(tǒng)領御營都督”的官職,即把保衛(wèi)皇帝的御林軍的指揮權交給了他。雖然沒多少兵馬,但地位不一般。而且出入“儀同駙馬”,成了沒娶皇帝老婆的駙馬爺。這時候的鄭成功,可以說是喜事不斷,沒過幾個月,在聽說鄭芝龍已經(jīng)是大明朝“太師”后,鄭成功之母所居住的日本平戶地區(qū)的諸侯,慌不迭的拍馬屁,連忙將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認為義女,以盛大的禮節(jié)隆重送到了福建,以圖“中日友好”,不管目的怎么樣,這個破碎了二十二年的家庭,至此終于團圓了。
這應該是鄭成功一生家庭生活中,最為溫暖的一段時期,皇帝賞識,父母團聚,事業(yè)順心家庭圓滿,深受儒家禮儀教育長大的鄭成功,也同樣是個極其恪守孝道的人,有當?shù)卣f法稱,當時田川夫人歸國時,鄭成功親自到碼頭迎接,是日天降大雨,鄭成功站在雨中,一等就是幾個鐘頭,等著田川氏的船靠岸的時候,卻已經(jīng)給淋成了落湯雞。
在田川氏歸國后,鄭成功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父母請安,更怕初歸福建的母親寂寞,雖然自己繁忙,卻常和媳婦一起陪母親,碰上閑暇時候,更常帶著母親出外游玩。后來他在隆武帝的朝廷里官越做越大,軍情也緊急,顧不上回家了,他卻時常寫奏折要求回家探母,比如有一次田川氏生病,他給隆武帝的奏折里說“非成功敢輕離陛下,奈七歲別母,去秋乃歸……忽爾病危,為人子者心何安?”,其情意切切,堪比流傳千古的《陳情表》。有些資料里也常記錄,當時在鄭芝龍的各處別墅里,經(jīng)常舉辦鄭家的家宴,鄭成功與媳婦一道陪母親出席,對父母恭敬有禮,“賓客莫不贊之”。如果歷史到這里就打住的話,按照小說里大團圓的寫法,應該是“從此以后,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惜歷史是不會就此打住的,所以這段幸福的生活,也僅僅只幸福了幾個月。在鄭成功關于家庭生活的記憶里,這應該是最快樂,也是唯一的一段團圓溫馨的時段。在短暫的團圓之后,就是痛苦的分裂與永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