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武力最強的五大猛將呂布只能墊底
說到古代冷兵器戰(zhàn)爭哪個朝代的武將個人武力最強,人們第一個印象就是項羽和呂布、還有就是李元霸了(不過這是虛構)。先說說項羽和呂布,西楚霸王天下無敵,跟三國的人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雖然大家看《三國演義》比較多,潛意識的認為關羽、趙云、馬超等都是萬人敵,但其實他們在楚漢就是英布、樊噲、王陵、周勃、陳武(劉邦手下五虎上將)水準。知道這些人跟項羽的差別有多大嗎,英布不在,樊噲、王陵、周勃、陳武四虎群毆霸王,被霸王在還沒出全力的情況下40合速敗,就算加上英布,估計也就撐不過60合,這些都有歷史根據的,而呂布戰(zhàn)三英卻稍占下風,所以說呂布跟項羽比,差的太遠。那么歷史上武力最強前五名都是哪些人呢?
NO 5.呂布
雖然說三個呂布都不一定能打過項羽,但呂布在三國時期單挑毫無疑問是無敵的?!叭酥袇尾?,馬中赤兔”,知名度頗高,不多說。
NO 4.史萬歲
隋初四大名將之一,每戰(zhàn)必先登,勇冠三軍,戴罪之身以涼州道帳下武將身份出征,與突厥可汗定"士卒何罪,愿得勇士單挑以絕勝負"之約,史載"萬歲馳斬其將而還。突厥大驚,議和而退",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次以單挑的形式決定戰(zhàn)局的例子,單憑此,史萬歲便該名流千古。
大斤山之戰(zhàn),突厥軍與隨軍相遇,敵哨騎回報隋軍主將為史萬歲,突*可汗大驚,說道:得非敦煌斬吾勇士者乎?"在得到哨騎確認后慌張撤退,被隋軍跟進斬殺萬人,其勇由此可見。最后因其南征北戰(zhàn),屢建戰(zhàn)功,遭楊素嫉妒誣陷,被隋文帝冤殺。
NO 3.冉閔
冉魏政權的君主,死后被其對手追封為"魏武悼天王",一個武,一個天王,入木三分地體現了胡人對其深深的畏懼之心。作為南北朝時期北方漢族的精神支柱,冉閔的威猛至今還在一些地方流傳,亂華之六胡經其征戰(zhàn)廝殺只剩其四,為漢文化在北方的延續(xù)流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日本人更是將其稱為與項羽并列的猛將之首。
"閔左操雙刃矛,右執(zhí)鉤戟",騎赤龍,一生死于其手下的敵軍以萬計,死于其政權,軍隊下的胡人更是以十萬計,曾創(chuàng)造過以弱擊強九戰(zhàn)九勝的戰(zhàn)例,帳下軍士皆勇冠三軍,竟與楚霸王之八千江東子弟不相上下,僅被難一役便"斬燕將數十,殺燕騎三百余",勇烈可見一斑,只是由于戰(zhàn)馬被殺,步戰(zhàn)力盡被擒,面對胡主責難,尤自怒斥:“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 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被殺之后,天降三日大雪,又大旱,燕主疑懼,封其為"悼武天王"這才作罷。
NO 2.李存孝
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zhí)莆宕费萘x》中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個。古人言"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項,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羽;李,指的就是李存孝。野史中曾說李存孝引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是夸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連第二名的王彥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幾合。
NO 1.項羽
只要是中國人,不管什么身份,不管文化程度高低,都對項羽了如指掌。巨鹿之戰(zhàn),三萬破三十萬,彭城之戰(zhàn),三萬破六十萬,如此懸殊的戰(zhàn)果令無數后世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
中國人從來就是以成敗論英雄的,而項羽作為一個失敗者,得到了遠比成功者劉邦更高的認同度與同情,實在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個如此悲情英雄竟能在民間擁有這么高的知名度,不愧為史上第一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