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則天三千男寵是真是假?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她聰明機智,城府深厚,計謀出眾。在輔佐唐高宗李治近30年后,便親登帝位,自封“圣神皇帝”,改大唐為大周,成為中國封建史上空前絕后的正統女皇帝。然而她一生卻留給了世人8大謎團,無數后人“前仆后繼”卻始終無法解開。
1、面相之謎
武德七年(624年),武則天出生于今山西中部的文水縣。武則天執(zhí)政后,因她生于此地之故,曾更名興武縣,還效仿漢高祖劉邦,免除了此地賦稅。
《唐新語》中說,術士袁天罡看了武則天的面相后,還讓她試著走了幾步,才確定“若是女,當為天子”。史書中的皇帝,不是有祥瑞之象,就是有靈異之貌,以此證明“君權神授”。那么,武則天自然也是概莫能外的了。
2、男寵之謎
冷靜分析武則天的男寵問題,可從兩個角度來看:一個是從她是“人”,一個“女人”的生理需要的角度,一個從她是個政治家,一個女皇的角度。
作為一個女人,她需要男人滿足她,這個需要她卻永不滿足。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正式登基,改國號為周,成為名副其實的女皇帝。她那作為女人的需要也被激發(fā)了。她寵幸的薛懷義是因其身材高大、健壯有力,后因不“馴服”,而被她暗殺。
她一位女性政治家在男性皇帝專制時代,想立于不敗之地,可以說是“樹大招風”,面臨孤軍作戰(zhàn)的艱難。為使臣民信服,就要人為地、主動地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和尊嚴。她在所有的領域內都要行使同男性皇帝一樣的權力,都要享受同男性帝王一樣的利益。因此,在“性”的問題上,她也要效仿男性帝王了。即使不是為了“性欲”,她想擁有幾個可以安慰寂寞、稍解老來憂愁的年輕異性,對貴為天子的她也是可以理解的。
3、“所生女暴卒”之謎
武則天為唐高宗生產四子、二女。其中,長女死于襁褓。對于這個嬰兒之死,武則天與王皇后都曾背上了“殺人”的罪名。然而,究其真相如何,眾說紛紜。宋人司馬光曾從“虎毒不食子”的倫理常情斷言“恐武后亦不至于輕淺如此”,可一般人則寧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無。
在《舊唐書》本紀、列傳中都沒有記載此事,只是在史臣曰提到“振喉絕襁褓之兒”,詳情不明。
《通鑒》對此有簡略記載,并將此事記在永徽五年??傊还苁浅鲇诓幻髟蚨?,抑或偶然為衾被窒息而死,或者真的就是武則天所“潛斃”,武則天有一女“暴卒”是事實,而此事也確實成為武則天打擊王皇后的一個利器。
4、年壽之謎
關于武則天年壽,在正史中有三種說法:八十一歲說、八十二歲說、八十三歲說?!犊籍悺罚骸啊杜f則天本紀》崩時年八十三,《唐歷》、焦璐《唐朝年代記》、《統紀》、馬總《唐年小錄》、《圣運圖》、《會要》皆云八十一歲,《唐錄》、《政要》貞觀十三年入宮。據武氏入宮年十四,今從吳兢《則天實錄》為八十二,故置此年?!?/p>
十四歲入宮,是確定武則天年壽的參照年份和事件。
據此推斷,武則天生于武德七年(624年),死于神龍元年(705年),按我國虛歲的傳統算法,享年八十一歲。
5、“無字碑”之謎
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死于東都洛陽仙居殿。唐中宗與群臣商量,要將母后合葬于其父乾陵,遭到給事中嚴善思的反對,他引用風水之說及男尊女卑的倫理,主張“于乾陵之旁,更擇吉地,取生墓之法,別起一陵”,就是另建一座墓。唐中宗敕令百官詳議,最終還是遵從武則天“歸陵”遺詔將其祔葬于乾陵。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身為李家媳婦卻以周代唐,以后被推翻又由皇帝轉身為李家媳婦的身世不好表述。此說亦不然,已有《哀冊文》為其做了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