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十四阿哥半夜發(fā)瘋?是因雍正害死他福晉嗎

        2017-04-13 20:45:0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在送康熙靈柩到遵化景陵行禮完畢后,雍正突然下令:十四阿哥允禵留在遵化守陵,不要再回京城了。 所謂“守陵”,明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在送康熙靈柩到遵化景陵行禮完畢后,雍正突然下令:十四阿哥允禵留在遵化守陵,不要再回京城了。

        所謂“守陵”,明眼人都能看出,不過是將之軟禁罷了。不僅如此,雍正還特派自己的親信副將李如柏在此監(jiān)視并限制允禵的活動。

        隨后,雍正又拿允禵的親隨開刀了,他命人傳問允禵的家人向雅圖和侍衛(wèi)孫泰、蘇伯、常明等人,問:“允禵在軍中時,聽說有吃酒行兇的事情,你等從實奏來?!?/p>

        向雅圖等人不知所云,回奏道:“并無此事。”

        雍正聽后大怒,命將這些人送刑部永遠枷示,連他們十六歲以上的兒子也一起倒霉,同樣被永遠枷示。

        雍正之所以突然出重手整治允禵,也許和皇太后的刻意為難、不肯配合他的工作有關(guān),他心里憋氣,可能想通過打擊允禵來向烏雅氏示威。

        可惜的是,這只能會導致下一個悲劇的發(fā)生。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他們的母親皇太后烏雅氏升天之后,雍正為表示對皇太后的尊重,特意封了允禵一個郡王的王爵。

        但是,這樣的王爵對于一個軟禁的“活死人”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

        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允禵的福晉突患重病,遵化缺醫(yī)少藥,而雍正卻還不信,只說先派良醫(yī)前往診治,如果要來京城,必須胤禵先行奏報。

        最后,胤禵的福晉病死了,雍正還怪允禵不早報告病情,怎么會突然就死了,隨后又命按郡王例將之安葬在黃花山王爺陵寢。

        本來,雍正讓允禵把福晉葬在王爺陵寢倒也沒有錯,但此時的允禵心中過于悲憤,他認為是雍正變相害死了自己的老婆。

        于是,他借口說王爺陵寢的風水不好,不愿意服從雍正的安排。

        大概他心想,即使自己的老婆現(xiàn)在埋在了王爺陵寢,到時候自己還是不是王爺,能不能埋進去,恐怕還是個未知數(shù)呢?!

        于是,允禵抗旨不遵,他在自己住處后面的僻靜之處私自造了兩座木塔,一座給他的老婆,另一座留給自己,而不去雍正指定的地方。

        雍正聽后勃然大怒,這塔是和尚死后才用的,允禵是堂堂郡王,豈能胡來?隨后便命人嚴查是怎么回事。在允禩的勸告之下,允禵后來才勉強服從了雍正的安排。

        西風古道淚流盡,只恨生在帝王家!此時的允禵,心中真是悲苦難言。

        隨后,他向雍正上奏,說自己“已到盡頭之處,一身是病,在世不久”,雖沒有了當年的英雄氣概,但其中還是透露出一股怨憤之氣。

        雍正還不罷休,又派人去查那木塔的事情。后來查辦的大臣回報說:“已將郡王允禵之逆造木塔要出,查檢明白,隨即搬移至王家莊,派兵嚴行看守。

        臣等曾經(jīng)委人在允禵住處之所近地方,乘便伺察,聞得是日晚點燈以后,允禵在住處狂哭大叫,厲聲徑聞于外,半夜方止。

        臣等既得探知,不敢隱諱,謹將此事后情形共同繕折上聞。”

        接報后,雍正批道:“此所謂罪深業(yè)重,神明不佑,人力亦無可奈何矣!但朕之心自有上蒼照鑒,任他等罷了?!?/p>

        如此,允禵的夜半悲嘯,在雍正看來不過是鬼哭狼嚎、鬼魅纏身罷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新的打擊又接踵而來。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雍正重提當年允禵回京行文禮部和對自己“遠跪不前”的舊事,稱其“竟咆哮無禮至此”。

        當年十二月,宗人府又參奏允禵在軍中“苦累兵丁,侵擾地方軍需帤銀”等罪,雍正便順勢擼去允禵的郡王之爵,將之降為固山貝子。

        雍正四年(1726年),在整治原“八王黨”的高潮中,雍正親自出馬,揭發(fā)了當年“一廢太子”時,自己和允祉每天悉心照顧病重的父皇,而胤禵和胤禩、允禟幾個人卻促坐密語毫無關(guān)切之心。

        另外,雍正還刨出了當年允禵曾因為維護允禩而惹得康熙大怒,幾至于被康熙“手刃”的老賬。

        這時,又發(fā)生了一件意外之事。有個叫蔡懷璽的人向允禵院子里投了一封字帖,里面有“二七變?yōu)橹?,貴人守宗山,以九王之母為太后”等字樣,大概意思是勸允禵謀反。

        里面的“二七”,顯然指的是允禵(十四阿哥),而“九王”應(yīng)該是允禟——為何是“九王之母”為太后呢?大概是因為允禵的母親已經(jīng)去世罷。

        由此可見,傳位于十四子的傳聞在民間流傳甚廣,允禵在民間似乎還有一定的影響力。

        這事發(fā)生后,雍正覺得把允禵關(guān)在遵化不安全,便下令將允禵從那里撤回。

        隨后,又將之禁錮在供有康熙圣容的景山壽皇殿附近,既讓允禵思過,也利于就近監(jiān)視,防止再出亂子。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