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哪一位謀士讓諸葛亮都自嘆不如?
劉璋本來是親曹派,派張松去對曹操表明態(tài)度。不料因為張松其貌不揚,曹操對他冷冷淡淡,憋了一肚子氣回來的張松便勸劉璋和劉備合起來對付曹操。劉璋沒什么主見,也就同意了。
入幕劉璋的劉巴給了劉璋一個很有戰(zhàn)略眼光的建議:不要接納劉備?!鞍椭G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热?,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安宦牎0烷]門稱疾?!?見《零陵先賢傳》)
在政治上極為幼稚的劉璋沒聽劉巴的逆耳忠言,張松暗通劉備的事情敗露后,劉璋才明白劉巴當初的意見是正確的。但此時大勢已去,益州果然很快被劉備收入囊中。劉備圍攻益州時,曾號令三軍:“誰敢加害劉巴,就滅他三族?!焙髞恚勘鴤兡米×藷o法逃身的劉巴,劉備大喜。
劉備再次盛情相邀,諸葛亮也寫信對劉巴苦言相勸,走投無路的劉巴只好謝罪歸附,被劉備任命為左將軍西曹掾(劉備此時的主要官職是左將軍,西曹掾主管府內官吏的任用)。諸葛亮對此也十分高興,因為自從劉巴上任以后,諸葛亮的工作負擔減輕了很多。劉備稱漢中王后,以劉巴為尚書;法正去世后,又將劉巴晉升為尚書令,負責處理日常政務。
由于劉巴總是不搭理張飛,張飛為此很憤懣,兩人關系一直很緊張,諸葛亮曾勸劉巴對這位皇弟客氣些,但劉巴也不買賬。很重桃園結義之情的劉備對劉巴的這一點很反感,他對諸葛亮說:“劉巴這個人才智超人,如果無人替代,那么就用他,如果有人替代,那么就不必用他了?!?/p>
諸葛亮回答:“運籌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徹遠矣。”(見《三國志·蜀書·劉巴傳》裴松之注)劉備聞畢才打消了放棄劉巴的念頭。
關于劉巴冷落張飛這件事,東吳智囊之首張昭也站在劉備一邊,認為劉巴這個人太過分。但吳主孫權卻另有一番自己的看法,他說:“如果讓劉巴隨波逐流,取悅于劉備,他又怎能稱得上是高士呢?”
劉巴為人節(jié)儉,不愿與人交往,只重公事。劉備登基時,所有文誥策命都出自劉巴之筆。劉繼興考證,其時有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伊籍“共造蜀科”之說:蜀科之制,由此五人所制??梢妱偷哪苣痛_實很大。
劉巴最牛的貢獻是在歸附劉備后不久。史載,在劉備攻取益州之后,國庫空空,劉備十分憂心。劉巴說:“小事一樁,三個動作搞定:一、鑄值百錢的銅板通行;二、統(tǒng)一全國物價;三、實行公賣制度?!?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巿。”)劉備從之,數(shù)月之間,府庫充實。
劉備稱帝的第二年,即蜀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巴病逝,時年只有三十九歲,可謂天妒英才,壯歲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