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戊戌變法慈禧為何與光緒決裂 不能讓皇帝抓軍權(quán)

        2017-02-26 07:53:2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公元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將光緒帝軟禁于中南海涵元殿,然后下詔太后訓政。自此,自6月11日始,歷時103天的維新運動以失敗告終。史

        公元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將光緒帝軟禁于中南海涵元殿,然后下詔太后訓政。自此,自6月11日始,歷時103天的維新運動以失敗告終。史稱戊戌變法,也叫百日維新。歷代史家多認為是保守派,特別是其代表人物的慈禧太后反對新法,武力反撲,導致的戊戌變法的失敗。維新運動的主要發(fā)起者之一的梁啟超先生編寫的《戊戌政變記》即把變法失敗歸咎于保守派與慈禧太后的阻力。這種說法固然沒錯,但深究歷史細節(jié),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同:都能接受洋務

        異:光緒膽小懦弱卻無父親的謹慎,慈禧洞悉人性、工于心計

        慈禧太后與清德宗光緒皇帝有三重個人關(guān)系:他們是名義上的母子;血緣關(guān)系上的姨甥;傳統(tǒng)親戚關(guān)系上的叔母與侄兒。光緒的生身父親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就是慈禧丈夫咸豐皇帝的弟弟。而奕譞又娶了當時的懿貴妃慈禧的妹妹做福晉,生下了載湉,也就是后來的光緒帝。

        歷史記下了這樣一幕,在慈禧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去世的當天晚上,在決定皇位繼承人的會議上,慈禧一錘定音,過繼時年只有四歲的載湉給咸豐皇帝和自己做兒子,并立為帝。而作為父親的奕譞當場“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一生歷經(jīng)宦海沉浮的奕譞非常了解慈禧,更了解慈禧這樣做的真正目的是緊抓皇權(quán),讓自己的兒子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而自己非但不能父以子貴,反而會因為與皇帝的關(guān)系而很有可能成為慈禧打擊的對象。

        奕譞一生謹小慎微,對慈禧始終恭敬有加。從得知兒子繼位而暈厥這件事,可以看出奕譞的膽小懦弱,光緒則繼承了他的性格;但長于深宮,未經(jīng)政治歷練的光緒卻沒有父親的謹慎。

        與之對照的是他的這位名義上的母親,歷經(jīng)宮廷權(quán)斗而不倒的慈禧太后。正如哈爾濱師范大學的隋麗娟教授在《正說慈禧》系列講座中所指出的:“慈禧具有自己所獨有的能力,那就是洞悉人性、工于心計、個人至上、臨危不懼、敢作敢為。這正是專制帝王所應具備的素質(zhì)!”

        清王朝吸取朱明王朝的教訓,對皇子的教育十分嚴格,刻苦讀書是每個皇子從童年起的必有之義。光緒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公元1876年5月14日)尚不滿5周歲的光緒皇帝正式上學讀書。在光緒長達近二十年的讀書生活中,對他影響最大的當屬他的老師翁同龢。翁同龢來自世宦家族,翰林出身,學富五車,是同治帝和光緒帝的兩代帝師。他對光緒的教育沒有拘泥于四書五經(jīng)之類的封建綱常名教,而是結(jié)合急劇變化的世界大勢,引入了新鮮的中外史地和激進的早期啟蒙思想家的著作方面的課程。當時清政府正積極推進洋務運動,翁同龢把相關(guān)的事務和實物都納入了皇帝的教育課程。

        需要指出的是,翁同龢添加這些課程,事先征得了慈禧的同意。在光緒的教育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到慈禧務實開明的一面。

        慈禧沒有曾國藩等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但具有政治家天生的趨利避害的本能。在其長達半個世紀的執(zhí)政生涯中,較少頑固的守舊,更多的是實用主義的態(tài)度。這深刻影響了晚清的時局。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