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之最 乾隆帝一生共寫了41863首詩
21.最專情的皇帝——明孝宗
盡管很多皇帝都標(biāo)榜自己專情,但都比不上明孝宗朱樘。他在位期間,只有一位皇后,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妃嬪。大臣們紛紛上書勸他納妃嬪,都被他用各種借口搪塞過去。他與張皇后是患難之交,恩愛有加。每天兩人一定同起同臥,朝夕相處。因此,孝宗只有一個兒子朱厚照,就是后來的明武宗。
22.寫詩最多的皇帝——清朝乾隆帝
乾隆帝喜歡寫詩,在位期間臣子為其所編《御制詩集》共5集,434卷。有人統(tǒng)計過,如果把乾隆帝登基前的《樂山堂全集》和禪位后的《御制詩余集》都包括在內(nèi),那他一生共寫了41863首詩,比歷史上大部分詩人的作品還多。他曾說:“每天閑下來后,有時練字,有時作畫,作詩是最經(jīng)常的,每天一定要作幾首?!边@樣看來,他能成為寫詩最多的皇帝也就不足為奇了。
23.最有文采的皇帝——南唐后主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14年,不算是個好皇帝,卻是一位杰出的詞人。他成為宋太祖趙匡胤的階下囚后,經(jīng)常用詞來抒發(fā)國破家亡的離恨與漂泊流離之苦,寫出了著名的《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不朽之作,被譽為“千古詞帝”。
24.對文化事業(yè)最有貢獻的皇帝——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雖然不擅長詩詞,但對文化事業(yè)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他改革了科舉考試,規(guī)定進士科主要考詩賦,極大地推動了唐詩的發(fā)展。他擅長各種樂器,還喜歡作曲,《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他還選拔樂師集中到皇宮的梨園里,親自教授戲曲,所以戲曲演員都自稱為“梨園子弟”。李隆基也被尊為戲曲演員的祖師。
25.最擅長書畫的皇帝——宋徽宗
如果做一名書畫家,宋徽宗趙佶一定不會成為背負(fù)千古罵名的亡國之君。在書法上,他首創(chuàng)“瘦金體”,瘦挺爽利,筆法犀利;在繪畫上,他開“工筆畫”之先河,主張形神并舉,詩、書、畫、印相結(jié)合。他尤為擅長花鳥畫,花鳥形象在他筆下栩栩如生。
26.最擅長木工的皇帝——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平生最費心思的事不是處理朝政,不是整肅朝綱,而是做木工活。他在位時,外有后金軍隊的侵?jǐn)_,內(nèi)有農(nóng)民起義,但他全然不去理會,每天躲在宮里以制作木器為樂。他曾經(jīng)制成一座四尺高的乾清宮模型,小巧玲瓏,即便是能工巧匠也難以超越他。當(dāng)他做木工做得入神時,如果大臣呈上緊急奏章,他就讓識字的女官朗讀大臣的職位和姓名,然后說:“我都知道了,你們用心去做?!背橹靵y不堪。熹宗去世后十多年,明朝就滅亡了。
27.掌握語言最多的皇帝——清乾隆帝
乾隆帝自幼學(xué)習(xí)漢語和滿語,皆能熟練運用。三十三歲時,他又開始學(xué)蒙古語,很快掌握了這門語言。他還曾作詩記錄自己學(xué)蒙古語的經(jīng)過:“癸亥學(xué)談蒙古語,回番唐古遞通多?!蔽迨畾q時,由于朝廷平定了回疆大小和卓的叛亂,他學(xué)習(xí)了回語(即現(xiàn)在的維吾爾語)。六十六歲時,由于平定了大小金川的叛亂,他學(xué)了一點番語,也就是藏語的一個分支。四年后,為了迎接班禪,他學(xué)了唐古特語,也是藏語的一個分支。每年蒙古、回部、番部派使者進京朝見時,乾隆帝不需要翻譯,就可以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表示慰問。算起來,乾隆帝共通曉五門語言,是歷史上掌握語言最多的皇帝。
28.智商最低的皇帝——晉惠帝
西晉的惠帝司馬衷可謂歷史上最白癡的皇帝。他天生智力低下,即位后更是鬧出了很多笑話。有一年夏天,他帶著隨從在花園里散步,聽到一個池塘里傳出青蛙的叫聲,惠帝便問隨從:“這青蛙是官家的還是私家的?”隨從感到很可笑,只好答道:“在官地里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里就是私家的?!睍x惠帝居然點點頭,認(rèn)為隨從說得很對。又有一年大饑荒,餓殍遍地。晉惠帝得知后竟然問:“老百姓沒有飯吃,為什么不吃肉粥呢?”這就是“何不食肉糜”典故的出處。
29.經(jīng)歷最傳奇的皇帝——宋恭帝
宋恭帝趙顯是南宋的第七個皇帝。他四歲即位,五歲便和太皇太后成為元軍的俘虜。長大以后,趙顯對藏傳佛教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十八歲時遠赴西藏出家,成為一名僧人。他深研佛法,翻譯了很多佛經(jīng),成為一位高僧。五十二歲時,他得知了自己原來的身份,感觸頗深,賦詩一首,道是:“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yīng)是不歸來?!痹y(tǒng)治者從中讀出了他對南宋朝廷的懷念和對元朝的譴責(zé),大怒,將他殺掉。
30.最著名的推行改革的少數(shù)民族皇帝——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之后,大力推行改革措施,促進鮮卑族漢化。他先將首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洛陽,控制了整個北方。接著,他仿照魏晉的官制設(shè)立百官,并取消王公貴族世襲的爵位。他還禁止百姓穿胡服、說胡語,提倡穿漢服、說漢語。他又下令將鮮卑的姓氏改為漢姓,帶頭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元宏。經(jīng)過一系列的改革后,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北魏政治、經(jīng)濟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