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楊素是忠臣嗎 楊素的兒子是誰
楊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處道,是隋朝時期著名的軍事將領(lǐng)和權(quán)臣。他深受隋文帝楊堅的器重,是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不僅自己權(quán)傾朝野,連家人都各個官居高位,就顯貴而言,南北朝的所有臣子里沒有人能超過楊素。
楊素出自大家族弘農(nóng)楊氏,小時候生活窮苦但不改大志,一直勤奮好學(xué)。當(dāng)時還是北周,楊素因為收到武帝宇文邕的喜愛,開始入朝當(dāng)官為將。在北周滅北齊的戰(zhàn)爭中,楊素屢立戰(zhàn)功,因此不斷加官進(jìn)爵。而等到楊堅專政,楊素主動投到他的門下,與他結(jié)交,還在尉遲迥反對楊堅時率軍前往討伐。
公元581年,楊堅登基,隋朝建立。楊素被加封為上柱國、御史大夫。楊素多次獻(xiàn)上討伐陳朝,之后也與楊廣等人被任命為行軍元帥,獲得長江上游作戰(zhàn),最后滅亡陳朝。楊素因戰(zhàn)功被封為越國公,不久又帶兵平定江南士族豪強(qiáng)的叛亂。接連的勝仗讓楊素名聲大噪,越發(fā)受到楊堅的重用,讓他執(zhí)掌朝政。楊素為了討好楊堅,也幫他建造仁壽宮,勞民傷財,役夫死傷無數(shù),甚至據(jù)說他把尸體都一并焚燒。后來,突厥一直騷擾邊境,楊素又被派去討伐,大破突厥。
604年,楊堅駕崩,楊廣登基,而擁護(hù)幫助他的就是早已投靠的楊素,他還討伐起兵反對楊廣的楊諒,助他穩(wěn)定朝政。之后楊廣拜楊素為司徒,改封楚國公。606年,楊素去世,謚曰“景武”,享年62歲。
楊素是忠臣嗎
楊素一開始是北周的將領(lǐng),之后投靠楊堅,幫助他篡奪北周。從這一點來看,楊素對于北周來說,是一個謀反的亂臣賊子,即使他幫北周消滅了北齊建立功勛,也絕算不上是一個忠臣。
但是等到君主變成了隋文帝楊堅后,楊素可以說是為隋朝戎馬一生,為國效力建下赫赫戰(zhàn)功:南下滅陳、剿滅匪患、大破突厥。就戰(zhàn)功而言,楊素絕對是隋朝所有大臣里排行是第一的。又是開國功臣又是戰(zhàn)功彪炳的將領(lǐng),楊素算得上是隋朝的大忠臣了吧?
可惜,評判一個人是忠是奸,不只是看他的功績。一個忠臣為國家為君王做事,目的是讓國家強(qiáng)大長久。就讓國家長久這一點來看,楊素是失敗的,因為隋朝只有38年就滅亡了,而滅亡的元兇隋煬帝楊廣可以說是楊素?fù)碜o(hù)的。楊素不僅投靠楊廣,而且在楊堅死前想要廢黜楊廣改立太子的時候阻止了他,讓殘忍無道的楊廣成功登基為帝。
一個人的品德如何也會影響對他是否忠臣的判斷。楊素為人也十分毒辣,不僅陷害過大臣不在少數(shù),他為楊堅建造仁壽宮的時候,役夫死了上萬人,他們的尸體都被楊素就在路旁一并焚燒。此外,楊素帶兵打仗時,對軍隊的控制也十分嚴(yán)厲。違反軍令就立斬不赦,還時常挑士兵的過失來斬殺他們,據(jù)說多的時候一次有百來人,少的也不下十個。此外兩軍對陣時,楊素都是輪番上士兵上去廝殺,先一百后兩百,失敗就處斬。因此,楊素一生殺掉的人的數(shù)量覺得是個天文數(shù)字。
綜上所述,楊素是一個忠奸難分的人,功績很高但并不真的忠于國家,而且品德很差。
楊素的兒子
隋朝的楊素一生顯赫榮光,死時也有62歲,因此留下了不少的子嗣,其中共有7個兒子。但是,他的七個兒子最后都不得善終,基本上全部死在了公元613年,原因是他們起兵造反失敗。楊素生前地位顯赫,連帶著他的幾個兒子,雖然沒有什么功勞但也都官至柱國、刺史。等到楊素被楊廣逼死后,楊廣依然對楊家有所猜忌。當(dāng)時隋朝已經(jīng)衰敗,各地農(nóng)民起義不斷。于是,楊素的幾個兒子開始打算廢掉楊廣,改立秦王楊浩為帝。
等到613年楊廣第二次東征高麗,楊素的長子楊玄感被任命來督運糧草。而楊玄感認(rèn)為造反的時機(jī)已到,一開始不發(fā)糧食,之后謊報水軍總管來護(hù)兒謀反,在黎陽屯兵駐守。之后,謀士李密向他提出上中下三條策略,楊玄感選擇了其中的下策,就是進(jìn)攻附近的洛陽。
楊玄感兵分三路進(jìn)攻洛陽,其中四子楊積善帶領(lǐng)南路軍隊??上?,洛陽久攻不下,在戰(zhàn)斗中三子楊玄挺中了流矢而死。之后,隋朝的援軍到達(dá),楊玄感軍隊對拼不過,只好放棄洛陽往西撤退,逃跑路上每天都要戰(zhàn)敗幾場。
最后,楊玄感大敗,自知難逃一死,就讓楊積善殺了自己。之后,楊積善自殺沒死被追兵抓獲,和楊玄感的尸體一起送到了洛陽。在洛陽,楊玄感被暴尸三天再切成塊狀焚燒,而楊積善也被車裂而死。
至于,楊素其他的兒子,因為楊玄感造反失敗,后來被都一一被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