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曾是千嬌百媚的少女 結(jié)局卻是一悲劇
彭城一戰(zhàn),劉邦被打得丟盔棄甲,一路逃到山東陶城,意外得了一美人,名喚戚姬。此女子棋藝高超,前無古人,又能鼓瑟擊筑,一曲翹袖折腰舞迷得漢王七葷八素。正巧項羽把呂雉擄去了楚界,邦兄飽受戰(zhàn)亂之苦一時難免壓抑,目睹戚夫人楚舞之姿,他又自詡業(yè)余音樂家,一時感慨老夫這把年紀了,還能在窘境遇此紅顏知己,簡直上天眷顧,甚至腦補了為我楚舞,漢興天下的橋段。
班師回朝以后,戚姬順理成章地就被帶到了漢朝廷,當年妾方二八正值青春韶華,而劉邦已經(jīng)年過四十八,自然寵到無以復(fù)加,行軍打仗也得帶上,畢竟在邦兄眼底,遇戚夫人逢兇化吉,她就是上天賜予的幸運符。
呂雉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盡管戚姬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但她并不醋妒。于己而言,她早已成為劉邦的政治助手,這是雷打不動的革命友誼,而戚姬僅限于丈夫的紅顏知己,成不了氣候。兩人就當是各司其職,互不干擾。
戚夫人本性是清高孤傲的,不屑于爭權(quán)奪位,也因此獨得恩寵。但人心總是受利益蠱惑而不滿足于現(xiàn)狀,尤其是在呂雉多次強勢的政治力量環(huán)伺下,日漸恐慌。劉邦必早死,實時母老虎一手遮天,還有活路么?更何況,自己也身為人母,如意尚且年幼,怎能任人宰割,倒不如先下手為強,說不定就廢了劉盈,改我兒子稱王,又擺脫了寄人籬下苦楚,這豈不是一舉好幾得。
偏偏劉盈軟弱仁慈,漢高祖又是個頭腦發(fā)熱的實心眼,愛屋及烏逮著劉如意一邊倒地溺愛,說這娃像自己,有王者風范。這話聽得戚夫人血上頭,更加堅定了篡位的愛迪爾。
紙是包不住火的,隔墻長著招風耳。這點小心思吹吧吹吧就吹到了呂雉耳朵里,作為政治家,床笫之歡根本不必放眼底,但是你特么想興風作浪廢太子,我還能留你活口?
很快,邦兄的天平倒向于心愛的女人,詔書都擬好了。呂雉急了,火速聯(lián)結(jié)朝中大臣三章五折地給劉邦灌醒酒湯,這事一拖再拖。終于把邦兄給拖病了,這下又換戚夫人急了,夫君撒手人寰,我等豈不死的很難看?便只要他睡在我枕邊,總有機會把風向吹回來。
然而理想是飽滿的,現(xiàn)實是骨感的。真正決定社會地位的永遠是握有實權(quán)的那個人。呂雉焦灼,丞相張良獻“商山四皓”之策。這是個什么來頭呢,四皓就是當時隱居山林的四位白發(fā)老人,在朝野之外的名望不亞于皇帝,換句話說就是瑯琊榜里的梅長蘇,而且是八卦陣式的升級版。
當年劉邦自個三顧茅廬沒請到,呂雉故意在劉盈的宴會請上四皓鎮(zhèn)場,劉邦一看,小子可以啊,翅膀硬了還會開掛了,就算自個性子懦一點,好歹有高人助攻,又有將相輔佐,不至于丟江山。既然如此還折騰什么,反正都是我兒子,堅持廢儲估計禍起蕭墻,畢竟是國之君主大局為重,戚姬那邊怎么交代呢,不如就直言我已枯槁無能為力吧,畢竟我怎么可能拿自己的江山社稷開玩笑。是吧,畢竟世俗是現(xiàn)實存在的,如果感情可逾越理智,那為何不跨出囚籠得享安寧?正因為心知肚明,這不能夠。
估計是心里有愧,琢磨著得把趙如意封王轉(zhuǎn)地盤,看中了讓呂后都為之忌憚的周昌護趙王回封地,以保愛子性命。同時安撫戚姬,等兒子兵強馬壯了,你還用怕嗎。戚夫人就沒呂雉那么聰明,埋汰在邦兄的甜言蜜語里不能自拔,根本看不出來這也就是一緩兵之計。
劉邦一死,呂雉的復(fù)仇氣勢直飚一百八十碼。讓人把戚夫人抓來,剃秀發(fā),縛血衣,囚于永春巷,起早貪黑地搗米。戚夫人心高氣傲的一人,從小十指不沾陽春水,玩藝術(shù)出身的怎么肯做農(nóng)活?于是想出了個千里傳音的調(diào)調(diào):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這下好了,趙王半句沒聽見先傳呂雉耳朵里去了,呵呵噠你這個屢教不改的賤人,還想靠兒子東山再起。你當你兒子是項羽么?于是使出調(diào)虎離山之計,先召周昌再擄趙王,一杯毒酒七竅流血。
趙王死后,呂雉變本加厲以擾亂朝綱的罪名將戚夫人熏聾毒啞,挖去雙眼,砍斷四肢,扔進豬圈,做成人彘。
戚夫人的下場應(yīng)該是史上最慘小三。曾經(jīng)千嬌百媚的一少女,終究淪落到尸骨分崩的結(jié)局,她有她的美,但也有她的蠢。這盤棋從來就是她輸定了。其一,飛蛾撲火本身就是自取滅亡;其二,不甘本分妄想覬覦非己之位;其三,勢單力薄卻又莽撞地打草驚蛇;其四,漢朝廷是金戈鐵馬打下來的江山,以實力論英雄。
那年十六歲的她撫琴起舞,翩若驚鴻。卻與他在暮年沉冢,敗走麥城之際相遇于萬千人潮中。并沒有世俗紛擾,在行軍征途的風雨中,在塞外關(guān)月的蕭瑟塵礫里,彼此相依為命,不覺一去七年,斯人如夢。
誰吟《上靈》曲,魂斷永春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