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乾隆游西湖有“導(dǎo)游長卷” 為之后出游提供方便

        2017-02-18 18:49:3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明圣湖重瞻圣藻,飛來峰已送來青。昌昌艷裔差無負(fù),濯濯林泉信有靈。即漸風(fēng)光臨上已,便當(dāng)觴詠賞蘭亭。” 那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陽春

        “明圣湖重瞻圣藻,飛來峰已送來青。昌昌艷裔差無負(fù),濯濯林泉信有靈。即漸風(fēng)光臨上已,便當(dāng)觴詠賞蘭亭。”

        那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陽春三月,心心念念了一年多,乾隆皇帝終于來到了杭州,沒怎么歇就去了風(fēng)光旖旎的西湖。

        湖邊垂柳綠絲絳,桃花開得正艷,濯濯清泉流入湖中,輕風(fēng)送來飛來峰上的無邊翠色。作為一個北方人,乾隆看到這平日只在畫里的湖山勝景,心情之激動必須得寫首詩來感慨一下了。一首《三月朔日車駕至杭州駐蹕之作》,上來第一句就是“今春三度茁初蓂,恰值余杭翠輦停”,滿滿的都是暗爽之情,三月真是來對時候了!

        西湖的春色至此成為乾隆到老都割舍不了的情結(jié),后來五次南巡都必來杭州,而且每次都是二三月春光正好之時,想必是存心的吧。

        兩百多年后的春天,當(dāng)我們站在西湖博物館(南山路89號)的展廳里,再一次探看那幅9米多長的《清乾隆西湖行宮圖》,以及同時期的風(fēng)景畫冊《禹杭勝跡》(都是復(fù)制品,真跡保存于庫房),那撲面而來的清代山水還是那么青翠欲滴,一如這個春天的香花柳岸。

        西湖導(dǎo)游圖

        跟喜歡宅在宮里的父親雍正不同,乾隆和他爺爺康熙一樣樂于南巡,最愛的就是西湖風(fēng)光。旅游的時候,出發(fā)前看看導(dǎo)游圖哪好玩吧,沿途看了好風(fēng)光想帶回家——在圓明園里面模仿一個,沒相機只能畫下來。所以每次南巡到西湖前后,都會讓畫師作一些西湖圖,其中有些就成了導(dǎo)游圖。

        《清乾隆西湖行宮圖》便是一張供乾隆春游西湖的導(dǎo)游長卷,長卷分為五張鳥瞰圖,起首是西湖全景圖,繞著西湖一圈,標(biāo)出了乾隆可能會去的一些景物。接下來是以孤山行宮為基點,往東、西南、南、西,繪制的詳細(xì)出行路線,最遠(yuǎn)的一直延伸到錢塘江邊——觀潮也是一大賞心樂事。

        行宮圖從東西南北中五個角度詳描繪了乾隆游覽西湖行宮及各景點的具體方位、眾多名勝都有文字標(biāo)識,為他的出游提供了方便的指南。

        除了標(biāo)志地名,你還會發(fā)現(xiàn),對乾隆可能要會的地方,大多標(biāo)出了“行宮至平湖秋月一里”“蘇堤春曉至花港觀魚二里五分”(一里等于十分)等貼心的距離提醒,讓觀圖者一目了然,準(zhǔn)確把握到達(dá)目的地的時間。

        也許乾隆不會在意這種細(xì)心,且不說來這么多次對西湖已經(jīng)了如指掌,在反映第一次南巡所到城市的《乾隆南巡圖》中,杭州卷里的他正騎著高頭白馬行進(jìn)在蘇堤上。這一兩里的距離,在春風(fēng)中策馬揚鞭奔騰一下就到了。

        現(xiàn)在蘇堤上跑不了馬,還是能租一輛公共自行車去溜達(dá)一下,在上坡下橋中享受速度的快感。

        如果哪個臣民得到導(dǎo)游圖的副本,能不能等在乾隆的必經(jīng)之路上,策劃一場“偶遇”呢?比如告?zhèn)€御狀,或者就像夏雨荷那樣演繹一場郎情妾意的浪漫?

        只能告訴你,想太多了。宋高宗游西湖的確是跟百姓一起扎堆,還去路邊的宋嫂的攤子上喝魚羹。乾隆則不太愛與民同樂,官兵早已把百姓攔得遠(yuǎn)遠(yuǎn)的。

        所以當(dāng)年夏雨荷能夠在大明湖畔遇見乾隆,上演一部情愛苦守和父女相認(rèn)的《還珠格格》,只可能出現(xiàn)在瓊瑤筆底的想象了。

        “香客”乾隆

        看完這幅導(dǎo)游圖里,也許你會慶幸晚生了兩百年,湖中的阮公墩還不見蹤影,蘇堤的西邊的楊公堤因為淤泥已經(jīng)看不出具體模樣,更不要說太子灣盛開的櫻花和郁金香了,這些美景乾隆可享受不到。

        但你還是會艷羨乾隆,那時候的孤山有座輝煌的行宮,南高峰上還有寶塔,吳越時期建的雷峰塔還站在西湖邊。

        還有很多古老的寺廟,比如昭慶寺(今少年宮),大佛寺(寶石山東南麓),在現(xiàn)在的地圖上很難找到了。佛教古來盛行,那時候的杭州不但有很多寺廟,民間一直沿襲著在春天“燒八寺香”的習(xí)俗。

        由此廟會(或者稱香市)逐漸形成,這些四大天王、佛祖菩薩齊備的宏大寺院,寺內(nèi)香煙繚繞、鼓磬聲聲;寺外攤販林立,朝香者熙熙攘攘,善男信女們要在一天內(nèi)趕燒完八個寺廟的香火,這就是“趕八寺廟會”。

        這八寺廟會又分城外的八寺香和城里的八寺香,行宮圖中的昭慶寺、靈隱寺、三天竺寺等便是香客們的目標(biāo)。三天竺寺的香火之旺盛,甚至連乾隆都看中了“天竺香市”,收入他御題的西湖十八景。

        乾隆也不能免俗成為“香客”,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就特地去了凈慈寺、云棲寺、理安寺等。6年后(乾隆二十二年)再來杭州,除了第一天和浙江的官員們吃頓飯,幾乎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地去西湖周邊的各大寺廟。

        據(jù)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居注稿本記載,二月廿八日——到杭州第二天,在閱兵之后,乾隆就到昭慶寺、紫云洞、圣因寺(孤山行宮旁)拈香,也許是舟車勞累還沒休息好吧,只去了孤山和寶石山的寺廟。

        廿九日,乾隆來到云林寺(即靈隱寺)、北高峰韜光寺、上天竺寺和關(guān)帝廟等地方拈香,這天一口氣跑遍了西湖西北部群山。接下來四天,乾隆還去了凈慈寺、理安寺(楊梅嶺古道附近)、虎跑寺、云棲寺、韜光寺等,最遠(yuǎn)來到了六和塔下的開化寺。

        乾隆這么喜歡燒香,也難怪行宮圖會投其所好,標(biāo)示出這么多寺廟了。有心的百姓丟掉行宮圖的副本吧,去當(dāng)個小沙彌也許更有機會見到龍顏。

        “西湖十八景”拾遺

        乾隆燒香的眾多寺廟中,靈隱寺、凈慈寺等都香火相承至今,法云寺(即高麗寺)屢經(jīng)焚毀,在2007年得以重建,后世的我們還能一睹曾經(jīng)的古樸莊嚴(yán)。

        而行宮圖中的昭慶寺、大佛寺、龍井寺和開化寺等,只剩下了圖上的標(biāo)識,和原址上殘留的基石與漫滅的石刻。

        幸而,在西湖博物館中,還能看到一份風(fēng)景畫冊《禹杭勝跡》。這本畫冊作于乾隆四次南巡之后,收納了新評的“西湖十八景”之色,并配上了詳實的介紹,讓我們能夠在行宮圖的標(biāo)識之外,還能追尋乾隆的足跡,領(lǐng)略兩百多年前的西湖風(fēng)采。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