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為什么幫趙高害死扶蘇 對李斯的評價如何
李斯為什么不幫扶蘇
趙高修改詔書,殺死嬴政嫡長子扶蘇,當時身為宰相的李斯為什么沒有阻止趙高,反而還和趙高狼狽為奸,幫助趙高害死扶蘇呢?李斯和扶蘇之間是有什么樣的深仇大恨?使得他非要置扶蘇于死地。
李斯劇照
李斯,嬴政統(tǒng)一六國的大功臣,也是他向嬴政提出了皇帝的稱號,綿延千年的皇帝稱號正是由李斯提出來的,李斯也被始皇封為宰相。秦始皇統(tǒng)一之后,收繳民間兵器這一舉措,也是有李斯最先提出來的。另外,李斯還參與《秦律》的制定,秦始皇提出的一系列的統(tǒng)一措施,都和李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秦始皇死之前,國政大事都是由李斯把持著,趙高想要修改詔書,就必須說服李斯。趙高通過了解,知道李斯是一個非常注重家族的人,于是他以李斯家族的存亡來威脅李斯,讓李斯幫助自己一起殺死扶蘇,共同推舉胡亥繼位。剛開始,李斯是不同意趙高的提議的,但是后來趙高利用李斯和蒙恬扶蘇的矛盾,使得李斯不得不同意趙高的建議,做自己不愿做的事,這樣可以使自己的家族能夠更加久遠的存在下去。
扶蘇死后,胡亥繼位,趙高開始暗地里控制胡亥,將胡亥當做自己的傳話筒,利用胡亥在朝廷之中獨攬大權(quán),之前的李斯黨羽都被趙高全部打壓下去。后來,二世和趙高為了不讓篡位的消息泄露出去,找了個借口殺死了李斯,將李斯的三族全部誅滅。
可憐的李斯,死之前非常后悔當初的袖手旁觀,如果當時他幫助了扶蘇,以扶蘇的性格就算之前有一點的不愉快,也會很快過去的,自己的家族完全可以延續(xù)下去。
對李斯的評價
李斯是秦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是秦始皇嬴政的左右臂膀,為秦朝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最終李斯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于咸陽鬧市之中,并且被滅了三族,這與當時為秦國立下功勞的商鞅車裂相比,腰斬已經(jīng)很不錯了。據(jù)說這項刑罰也是李斯自己建立的,這大概就是身為一代臣子的悲哀,那么歷史上對李斯的評價是怎么樣的呢?
秦時明月-李斯像
歷史上對李斯的評價各有不一,但是總體上來說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李斯為秦朝的建立和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政治上李斯建議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從根本上改變了西周以來諸侯割據(jù)的局面,實現(xiàn)了國家的穩(wěn)定。另外李斯建議離間六國,最終實現(xiàn)了天下的統(tǒng)一,推動了歷史向前的車輪。在經(jīng)濟上,李斯建議統(tǒng)一貨幣,統(tǒng)一度量衡,實現(xiàn)了整個國家貨幣的統(tǒng)一,為經(jīng)濟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同時改變了一直以來貨幣混亂的局面。這些都促進了歷史的發(fā)展,是時代的進步。
李斯在后期的時候與趙高合謀,殺死本該繼承皇位的公子扶蘇,將秦二世胡亥推上了皇位。最終造成秦國滅亡。另外秦始皇焚書坑儒也與李斯有一定的關(guān)系,李斯嫉妒韓非子在文學方面的成就,所以想盡方法在始皇帝面前說韓非子的壞話,最終韓非子被殺。李斯一生對秦朝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也因為一些原因做了一些在后人看來是不應(yīng)該的事情,人非完人,都是會犯錯的,總體上來說,李斯的成就遠遠大于他的過錯,這些小過錯并不會改變史學家們對李斯的高度評價。
李斯的故事
李斯是一個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他在幫助秦皇統(tǒng)一天下、使國家繁榮中發(fā)揮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又與貪官謀逆。歷史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李斯的故事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李斯劇照
李斯自幼博覽群書,有著遠大的抱負,在他剛剛做一個小官吏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事情,對他以后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他來到官吏們用的廁所,發(fā)現(xiàn)里面的老鼠在吃很臟的東西,而且它們一看到別人進進出出就得拼命逃竄,看起來十分落魄。他又來到了糧倉,里面環(huán)境舒適,里面的老鼠放心的吃著糧食,看見人來了不慌不忙的離開。看到這樣的場景,李斯感悟到一個道理:人和老鼠一樣,環(huán)境和平臺都很重要,大丈夫應(yīng)該努力拼搏,不能安于現(xiàn)狀,茍延殘喘,這就是著名的“老鼠哲學”。
李斯告別了父親、妻子,向荀子學習了“帝王之術(shù)”,分析各國的形勢后,決定為秦國效力,李斯到了秦國后,很快的就見到了秦王,秦王對李斯的見解十分的欣賞,但韓國怕秦國勢力強大,吞并韓國,決定派人到秦國游說他們修建水渠,消耗他們的國力,牽制他們侵略,事情敗露后,秦王決定驅(qū)逐來客,李斯又上書了《諫逐客書》,深的秦王賞識,于是從此在秦國站穩(wěn)了腳步。
秦國統(tǒng)一天下后,李斯被封為了宰相,他為始皇出謀劃策,提供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促進了當時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李斯的故事仍然還有很多都在被世代流傳。
李斯的兒子
李斯身處要職,家里的人也都晉封了,男兒娶的都是秦國的公主,女兒嫁的都是秦國的王子。李斯的兒子名叫李由,李由在李斯的兒子中算是成就比較杰出的了。
李斯的畫像
李由自幼時與皇子們一起學習交流,在眾多的皇子中,李由與長子扶蘇的關(guān)系最好。李由自小起性格冷淡,沉默寡言,心思縝密,和李斯很像,也深得李斯的喜歡。
胡亥即位后,奸臣當?shù)?,窮奢極欲、加重賦役,不顧百姓死活,各地起義揭竿而起,希望推翻胡亥的暴力統(tǒng)治,建立新的國度。在胡亥的奢侈下,軍中物資極其匱乏,當陳勝、吳廣應(yīng)民意起義后,搶占大澤鄉(xiāng),勢如破竹,揮師進京。胡亥只知玩樂,不顧民生、國家安危,在李由派人上報,數(shù)十萬謀反大軍即將一天就要攻打縣城時,被嚇得癱坐在地,對李由要求增兵、派糧的要求更加束手無策。
李由沒有辦法,只得嚴格放手,親自帶兵,組織城內(nèi)的秩序。在李由的妥當指揮下,起義被鎮(zhèn)壓。但胡亥卻聽信奸佞的讒言,認為李斯謀反,李由也脫不了干系。胡亥昏庸,聽信小人,將李斯處死,并且到戰(zhàn)場查辦李由。而此時的李由毫不知情,仍在為胡亥賣命,抵抗項羽、劉邦的進攻。
項羽一隊戰(zhàn)備精良、糧食充足,李斯的兒子李由沒有辦法,只好身先士卒,即使受傷,包扎后仍繼續(xù)指揮作戰(zhàn),到最后大軍只剩下十幾個人,仍拼死作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