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身高如姚明 孔子的身高真的有九尺六寸嗎?
在司馬遷的《孔子世家》里,稱“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學(xué)者李零據(jù)此說:“‘九尺六寸’有多高?按西漢尺23.1厘米計算,是221.76厘米,和穆鐵柱、姚明的個子差不多,或有夸大?!彪m然拖了“或有夸大”一語,但李教授大致上還是認(rèn)同這個說法的。
我們知道,古書上形容男兒常用“七尺之軀”,或者叫做“堂堂七尺男子漢”??梢姽糯凶由砀咂叱撸瑧?yīng)在平均身高之上,否則何以稱之為“堂堂”?照漢尺來算,這“七尺”合161.7厘米。在今天,成年男子如此身高,是會被有些人戲稱為“二等殘廢”的。如同今人平均壽命高于古人一樣,今人的平均身高也是高于古人的,而即使在今天,姚明這樣的大高個子還是令人“仰視”;甚至到了人高馬大并不稀罕的美國,在NBA球隊里,他也顯得“鶴立雞群”,被稱之為“小巨人”。
因此可以推想,在男子平均身材尚不高的古代,孔子如果長得偉岸似姚明,那肯定是了不得的事情,在《論語》等典籍里難道會不記上一筆嗎?豈止是一筆,簡直可以大書特書。然而在先秦的典籍中,卻不見有“孔子長九尺六寸”的記錄。子貢、宰予等門徒在孔子歿后,要把夫子樹為“圣人”,假如孔子確是身高九尺六寸,他們豈會忽略這個足以顯示“圣人”高大形象的數(shù)據(jù)?不會的。之所以未見提及,就因為根本沒有孔子身高九尺六寸的事實。子貢們雖然要圣化夫子,卻還沒想到造假。他們是誠實的君子。
孔子成為超高的“長人”,應(yīng)是他老人家“仙逝”約三百年后的事情。顧頡剛先生在《春秋時代的孔子和漢代的孔子》一文中指出:“到了漢朝,真是鬧得不成樣子了。我們只要把緯書翻出一看,真是笑歪了嘴。他們說,孔子母徵在游于大澤之陂,睡,夢黑帝使請己。往,夢交,語曰:‘汝乳必于空桑之中。’覺則若感,生丘于空桑。他們說他的頭像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方高。身長九尺六寸,人皆稱他為長人?!边@些大抵是漢初方士化的儒生們臆想附會的“杰作”。司馬遷撰《孔子世家》,沒把孔子母親和黑帝“夢交”之類胡說八道寫進(jìn)去,卻還是采信了“身長九尺六寸”之說。于是,緯書里的臆語,轉(zhuǎn)換成了史籍中的正言。
在孔府的檔案里有一份描述孔子形象的材料,還說到了孔子的腰圍:“先圣身長九尺六寸,腰大十圍?!彼^“圍”,《辭海》如是解釋:“計量圓周的約略單位,即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攏的長度。亦指兩臂合抱的長度?!边@里顯然是指前者。筆者的手指屬于中等,既非纖長亦非粗短,試著將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攏,量出的長度是34厘米。古代成年男子較矮,因而手指可能也短些,就算合指之圍是30厘米,那么,“十圍”也有三米了。天哪!三米的腰圍足以趕超日本的大相撲了!欲樹先圣高大形象,卻反而弄成了腰肥如斯的奇形怪狀。這豈不是有“瀆圣”之嫌?
按照“有其父而有其子”的邏輯,孔子身長九尺六寸,其父當(dāng)然矮不了?!犊鬃蛹艺Z》等書指稱:“其人(孔父叔梁紇)身長十尺”。比孔子還要長四寸(比姚明高5厘米)。李零教授說:孔子“拜父母之賜,也是大個子,很有遺傳優(yōu)勢”。
筆者雖然質(zhì)疑“孔子身長九尺六寸”,但不排除夫子個子較高這種可能。假設(shè),夫子身高八尺,則約合185厘米,這在如今中國的成年男子中,也算得上是高個子,更不用說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了。當(dāng)然,這也只是假設(shè)而已。夫子究竟身高幾許,可能是永難索解之謎。但有一點筆者尚敢肯定:孔子身高如姚明,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