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一生中極為重要卻無名分的女人是王桂荃
梁啟超和元配夫人李蕙仙生有3個子女長大成人,即長女思順(令嫻),次子思成,三女思莊。另外6個子女為第二夫人王桂荃所生。關(guān)于梁啟超和這位夫人的關(guān)系,自始至終充滿著神秘色彩,幾乎現(xiàn)存的所有資料都對此諱莫加深,閃爍其詞。
對此,只有馮自由的《革命逸史》有所透露。據(jù)《革命逸史》所記,李蕙仙與梁啟超結(jié)婚時,還帶來了兩名丫環(huán),一個叫阿好,一個叫王來喜,王來喜即王桂荃。阿好脾性不好,不聽使喚,不久被梁家趕出家門;而王來喜則聰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婦喜歡,家中事務(wù)甚至財政都交由她掌管。
關(guān)于王妹的來歷,另有一種說法。說李蕙仙回貴州娘家省親時,忽然在田野里發(fā)觀,—位美麗健康的大腳姑娘,李氏即“將她帶了一同回家”,“王桂荃在1902年才進(jìn)梁家的門”等等。有學(xué)者考證,李氏婚后僅于1894年冬至1896年秋回貴州—次,戊戌變法后,她先從上海去澳門,后去日本,至1913年才歸國。由于她是通緝犯的家屬,所以不可能于1902年回貴州娘家探親。
關(guān)于兩人的同房時間,大約是在1902年冬天。當(dāng)時,王桂荃已滿22周歲,這位出生于四川廣元、比梁啟超小9歲的“王妹”,早已是妙齡女郎。入梁家十多年來,她朝朝暮暮陪著李蕙仙,服侍這位女主人,與李蕙仙結(jié)下姐妹之情。同時,她為梁啟超磨墨送條,問寒問暖,與男主人相處,亦頗為親密。王妹來日本時已18歲,她那苗條的身材、漂亮的臉蛋,溫和的性格,熱情的服侍,早已為名流才子梁啟超所愛慕。但是,梁啟超在維新運動中,已是一夫一妻制的倡導(dǎo)者,因而不便越雷池—步;而仆人王妹日日與這位名士才子相處,敬愛之情雖油然而生,但由于主仆身份的限制,亦不敢再向前走一步。
梁夫人李蕙仙出身名門官府、對封建家庭里三妻四妾視為倫理之常情,將大夫人為丈夫娶小妾視為賢德。李蕙仙發(fā)覺丈夫與王妹之感情有不可遏制之勢,就來了個順?biāo)浦邸_@樣,既可加深與王桂荃的姐妹情誼,又可以使丈人得到更好的服侍?;谶@種考慮,李蕙仙主動向丈夫提出,成全他與王妹的愛情,納為二房。梁啟超聽到夫人的這個決定后,如癡如呆,出乎他的意料。他由衷地感激夫人的寬宏大度,經(jīng)過幾番推辭后,就同意下來。梁啟超在得到夫人的幫助后,只好放棄了一夫一妻制倡導(dǎo)者的責(zé)任,與王桂荃結(jié)為百年之好,對于他自己的主張,無疑是一種不小的嘲諷。
不過,也有人說,梁啟超與王桂荃的同居,最初是背著李蕙仙的,而最初,李蕙仙也十分生氣,醋海翻波鬧了一陣子別扭。1904年秋,王桂荃生子思永。由于王桂荃生下了孩子,李蕙仙才不得不承認(rèn)這個事實,與王桂荃和好如初。由于各方面的顧慮,梁啟超一直沒有公開將來喜納妾。
李蕙仙死后,王來喜自然成了第一夫人。她對梁啟超晚年的生活體貼入微,關(guān)懷備至,梁啟超常在給兒女們的信中提到她。拒絕了紅顏知己何蕙珍,卻娶了傳統(tǒng)女子王來喜,主張一夫一妻制,卻最終納了妾。善變的梁啟超在婚戀上也同樣矛盾多變。可惜迷霧重重,梁啟超與王桂荃的個中情緣,我們不得而知,但王來喜是梁啟超的第二夫人,卻是不可置疑的事實,他們之間共生有6個兒女也是事實。這6個兒女是:思永、思忠、思達(dá)、思懿、思寧、思禮。
梁啟超則大約是考慮到自己有背一夫一妻制的主張,所以從不對此事張揚,盡量避諱,他在信中提到王桂荃的時候,多稱“王姑娘”、“王姨”或稱“來喜”。只是1924年,原配夫人李蕙仙病重,王桂荃又懷上了兒子思禮,適值臨產(chǎn)時,梁啟超在寫給好友蹇季常的信中,才首次使用了“小妾”的稱呼,信中說,“思永既行,小妾又臨月,現(xiàn)在狼狽萬分,望思成歸如望歲。”
梁啟超有一大娛樂,就是愛玩麻將。據(jù)他的學(xué)生楊鴻烈說,梁在北京西郊清華園講學(xué)期間,每到星期六所謂“周末”和禮拜天,便靜極思動,回北海快雪堂接見賓客,與當(dāng)時所謂財政金融“巨頭”如王克敏等大官僚搓小麻將,以尋樂消遣。有一回,有好些與梁熟識的知識界名流來訪,請他舉行一次公開演講,但因所訂演講時間與他所定打麻將的時間相沖突,梁啟超便婉辭道:“對不起,你們所訂的演講時間,恰和我的四個人的功課時間相沖突。”客人誤以為梁所說是要給學(xué)生補功課,便間當(dāng)時在場的楊鴻烈,“是否你天天都要到此請梁先生講書?”梁聽見笑答道:“非也!是我和幾個朋友,搓搓小麻將,作方城之戲?!庇捎诹和媛閷⒌陌a很大,有時逢節(jié)假日,他同朋友可打上二三十圈通宵達(dá)旦;居家養(yǎng)病時,也不肯閑暇,與家人打麻將消遣,以致王夫人為照顧他身體,有時不得不出來干涉。
據(jù)梁啟超的外孫子吳荔明在《梁啟超和他的兒女們》一書中介紹,由于李蕙仙是梁啟超的原配夫人,所以兒女們都稱她為“媽媽”,而稱王桂荃為“娘”。王桂荃的身世很悲慘,4歲時不幸父親猝死,繼母虐待她,她從4歲到10歲被人轉(zhuǎn)賣了四次做丫頭。最后隨李蕙仙來到梁家,那時她已十幾歲,梁啟超才給她起了個大名。
王桂荃雖出身貧苦,沒有機會讀書識字,但自幼聰明伶俐,勤奮好學(xué),和梁啟超一起流亡日本后,接觸到日本現(xiàn)代文明,接受了新思潮,開擴了眼界,很快學(xué)會了一口流利的東京話。她既是李蕙仙的得力助手,又是她各項意圖的忠實執(zhí)行者,也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并負(fù)責(zé)家務(wù)方面對外聯(lián)系。她負(fù)擔(dān)一大家人的飲食起居,照顧孩子,每天督促孩子們做作業(yè),坐在一旁孩子們讀書、寫字,她也跟著讀,就這樣學(xué)會了讀書看報,還會記賬,寫簡單的信。為了使梁啟超能專心工作,她忍辱負(fù)重,委曲求全,使得家庭和睦安定。
梁啟超的二兒子梁思成皮膚白嫩,二女兒梁思莊皮膚黝黑,兩人都不是王所生。梁啟超開玩笑地說,要是這兩人換一下就好了。但王桂荃卻說,“思莊皮膚雖黑點,但長得乖巧,我喜歡?!彼记f從小膽小,愛揪著王桂荃的衣角走路,洗澡也一定要王桂荃親自給她洗,否則就寧肯臟著。在日本時,那里的澡盆是木制的大桶,很深,而且是一家人用一盆水,到最后才放走。有一次王桂荃給思莊洗澡,因為思莊膽子太小,王桂荃沒有抓住,一不小心沉到桶底去了,嚇得王桂荃立即放水,一下子把思莊像抓小雞一樣抓出桶外,兩人都嚇了一大跳,一盆水也放光了。
在十歲的時候,梁思莊得了白喉,住在醫(yī)院時,王桂荃日夜守護(hù)。思莊很怕疼,也愛撒嬌,她的嗓子化膿,病情嚴(yán)重,一天對王桂荃大叫:“娘啊,嗓子疼啊,我要死了,快叫爹爹來吧?!蓖豕疖跤痔塾种?,但她始終把思莊的病情瞞著梁啟超,不讓他擔(dān)心。后來,思莊終于轉(zhuǎn)危為安,病情好轉(zhuǎn),但不幸的是,自己的親生女兒思忠也染上了白喉,由于護(hù)理不周,不到十歲時就死掉了。這對王桂荃是個很大的刺激,為了不影響梁啟超的工作,她偷偷地躲在廁所里不知流了多少淚,由此也可以知道王桂荃的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也難怪梁啟超會說她“是我們家極重要的人物”,梁思成則說她是一個“不尋常的女人”。(原文來自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