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有宇文成都這個人嗎?歷史如何評價他
宇文成都,《說唐傳》《興唐傳》中的虛構(gòu)人物,天下第二條好漢,隋朝大將,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被隋煬帝封為無敵大將軍。號天寶大將,是大隋王朝的支柱。武力僅次于李元霸一人,力大無窮,威猛罕匹。身長一丈,腰大數(shù)圍,金面長須,虎目濃眉,使一柄鳳翅鎦金镋,重三百二十斤,傳說為九天應(yīng)元雷神普化天尊轉(zhuǎn)世。與瓦崗寨英雄為敵,最終在揚州被李元霸所殺。
小說中描繪,宇文成是大隋丞相宇文化及的兒子,被隋煬帝封為天保大將軍,外號天寶大將,并號稱大隋第二條好漢,武力僅次于李元霸,還說他“身長一丈,腰大數(shù)圍,金面長須,虎目濃眉,使一柄鳳翅鎦金镋,重約三百二十斤”,傳說他是九天應(yīng)元雷神普化天尊轉(zhuǎn)世。
小說中,宇文成都還曾經(jīng)率軍攻打南陽侯伍云召,大敗之。在晉陽與李淵四子李元霸比武時,被李元霸高高舉起,摔了個屁滾尿流,從此,對李元霸十分畏懼。
在抑制反王勢力方面他也有有突出貢獻,在江南四明山,與雄闊海、伍云召、伍天錫大戰(zhàn),皆破之;再與裴元慶大戰(zhàn),因力竭而走。
在隋煬帝大勢已去的情況下,他又助老爹宇文化及謀反,用白綾縊死隋煬帝,卻惹得十八路反王借名前來征討,在揚州被李元霸所殺。不過,無獨有偶,殺死宇文成都的李元霸,也是演義在李淵這個早夭的兒子身上進行的想象和發(fā)揮,以渲染演義的精彩。
而據(jù)史料記載,宇文化及共有兩子:一為宇文承基,一為宇文承趾,父子三人謀反兵敗后,被竇建德同時斬殺。
民間評價
評書版 隋唐 “十三杰四猛四絕”中十三杰之二。
四猛四絕十三杰:
十三杰:隋唐十八好漢,是《說唐》中人物排名(四猛四絕十三杰是后世評書演繹的),《說唐》沒把十八條好漢說全,只說了十三條(即“十三杰”,除秦瓊、單雄信外均為虛構(gòu)人物):第一條好漢李元霸,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第四條好漢雄闊海,第五條好漢伍云召,第六條好漢伍天錫,第七條好漢羅成,第八條好漢楊林,第九條好漢魏文通,第十條好漢尚師徒,第十一條好漢新文禮,第十六條好漢秦瓊,第十八條好漢單雄信,而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是誰書中未提及。
四猛:1.羅士信2.來護兒3.新文禮4.王伯當
四絕:1.羅松2.尚師徒3.侯君集4.程咬金
史家評價
宇文成都是大隋丞相宇文化及次子,是大隋第二條好漢,威猛罕匹,僅次于李元霸,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梁柱,被稱為天寶大將。如果說給李元霸的,是長期被忽視的壓抑,那么給宇文成都的,則是盛名之下的重壓。兩個人,不同的出發(fā)點,同樣的執(zhí)著。
縱然是文韜武略、勇猛過人的大將之才,縱然其一生行事幾乎問心無愧,可是他的家世早已注定了他的悲劇結(jié)局。也許這個結(jié)局對宇文成都來說,在他明了父親的所作所為之時,就已有所覺悟了吧。
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國破,家亡,孤軍作戰(zhàn),為了僅存的骨氣,明知必敗,也要握緊武器,拼死一戰(zhàn)!這與生死無關(guān),而與尊嚴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