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的革命往事:曾受孫中山鼓勵加入同盟會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作為一名科學家,李四光先生始終沖在救亡圖存的前線,赤心報國。幼年時便在父親的引導下視國家榮辱民族存亡為己任,甲午海戰(zhàn)的失敗更加深李四光強烈的愛國熱忱。
1904年5月,年僅十五歲的李四光由于學習勤奮優(yōu)秀,獲得官費赴日本留學的機會,入日本東京宏文學院普通科學習。學習任務雖然很重,但他還是時刻關心祖國命運。經常出入留學生會館,赴集會,聽演講,并結識在東京京西大學學習工藝化學的馬君武。此時,他接受了更多的民主革命思想,開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毅然將盤在頭上的長辮子剪掉,表明自己站在革命一邊的決心。
1905年7月,孫中山由法國來到東京,為適應革命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準備籌備同盟會。得知此消息的馬君武告知了李四光。李四光聽了非常高興,感到能夠有機會見到大家敬仰的孫中山,是很難得的,于是決定前往參加。
李四光在日本大阪高等工業(yè)學校讀書時留影
1905年7月30日,中國同盟會籌備會在東京赤坂區(qū),檜町三番黑龍會內田良平(黑龍會創(chuàng)始人)宅中舉行。由孫中山主盟,與會眾人陸續(xù)自書誓詞。
李四光在誓詞中寫到:“聯(lián)盟人湖北省黃州府黃岡縣李四光,當天發(fā)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眾處罰。 天運乙巳年七月三十日(1905年7月30日) ”。
孫中山
宣誓完成之后,孫中山親切地摸著李四光的頭說:你年紀這樣小就參加革命,這很好。你要“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并親自傳授他一些聯(lián)絡手勢和暗號。從此,李四光就成為同盟會創(chuàng)建會員之一,也是同盟會第一批會員中年齡最小(時年16歲)的一位會員。
孫中山的勉勵,對于李四光后來努力學習,立志為建設國家作出貢獻,有著深遠的影響。李四光曾說:“我是炎黃子孫,理所當然地要把學到的知識全部奉獻給我親愛的祖國”。
本文部分內容引用自:《李四光和他的時代:李四光書信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