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建筑 撒拉族建筑民族特點
2016-06-04 09:58:4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花窗雕檐,籬笆做墻,這種以木、石、土和籬笆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設群落,集中在我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孟達大莊村。位于該村牦牛巷子的馬進
花窗雕檐,籬笆做墻,這種以木、石、土和籬笆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設群落,集中在我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孟達大莊村。位于該村牦牛巷子的馬進明家的籬笆樓,可以說是明代籬笆樓建筑的始祖。
晨曦中,清真寺晨禮的呼喚聲響起,做完禮拜后,撒拉族老人馬克賽木走出籬笆樓,在自家院落的核桃樹下享受著高原冬日的暖陽。
撒拉族老人馬克賽木來自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清水鄉(xiāng)大莊村,古老的村落因撒拉族籬笆樓而聞名中外。
雕檐花欄、木柱梁架、斜置板梯、籬笆墻體,古老的籬笆樓散發(fā)著特殊魅力。撒拉族籬笆樓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融合了漢、藏及伊斯蘭建筑的風格。
籬笆樓在撒拉語中叫“巴里奧依”,是利用當?shù)啬尽⑹?、土資源修建而成的高原少數(shù)民族古民居?;h笆木樓分上、下兩層,上層設臥室、客房,樓下房間為倉庫、畜圈等,房屋多為橫字式、拐角式、三合院式,建筑以間為單位,體為座,群成一院。
據介紹,撒拉族籬笆樓具有防潮、防震、防鼠功能,粗獷古樸的籬笆樓有“墻倒樓不倒”的特點。據了解,目前,循化縣有大小籬笆樓38處,其中明清至民國遺存17處。撒拉族籬笆樓營造技藝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