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古人結(jié)婚要帶紅蓋頭?紅蓋頭的來歷和傳說
在影視中,古代女子出嫁總會有這樣一番場景:女子飾上鳳冠霞帔,蒙上紅布蓋頭,男子鳴炮奏樂,發(fā)轎迎親。洞房花燭夜,新郞上前,以秤桿或馬鞭子將新娘“蓋頭”挑下,拋于屋頂或帳篷頂。新郎揭蓋頭后,立即用手撫發(fā),象征“結(jié)發(fā)夫妻”?!按蠹t蓋頭掀起來,嬌柔玉容始現(xiàn)出。”新娘頭上蓋上三尺紅頭巾,等入了洞房,新郎才能把蓋頭掀去,一睹新娘的容貌。這是民間迎親途中的禮儀之一。
關(guān)于古代女子出嫁蓋紅蓋頭的習(xí)俗由來,有著美麗的傳說。
女媧兄妹與紅蓋頭
傳說在宇宙初開的時候,天下只有女媧兄妹二人。為了繁衍人類,兄妹倆商議,要配為夫妻。但他倆又覺得害羞。于是兄妹倆上到山頂,向天禱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就讓空中的幾個云團聚合起來;若不讓,就叫它們散開吧。”話一落音,那幾個云團冉冉近移,終于聚合為一。于是,女媧就與兄成婚。女媧為了遮蓋羞顏,乃結(jié)草為扇以障其面。扇與苫同音。苫者,蓋也。而以扇遮面,終不如絲織物輕柔、簡便、美觀。因此,執(zhí)扇遮面就逐漸被蓋頭蒙頭代替了。
另有傳說是在遠古時期,百姓觸怒了天帝,于是,天帝命風(fēng)伯和雨師興起鋪天蓋地的呼嘯洪災(zāi)滅絕人類。天神卻不忍心讓勤勞善良的伏羲、女媧兩兄妹無辜受難,便送給他們一只竹籃,讓其以籃代舟躲過災(zāi)難。洪荒過去,人煙絕跡,唯有他們兄妹二人,為了繁衍后代,兄妹結(jié)為夫妻。出于遮羞,女媧“乃結(jié)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人娶婦執(zhí)扇,象其事也”。后州相沿承襲,以避邪惡、求平安。因新娘舊身份的喪失和新身份的開始,容易被邪魔乘虛侵入。為了把新娘從舊身份、舊生活中分離出來,蓋頭便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措施。
世界上許多民族關(guān)于人類起源的傳說中,都有兄妹結(jié)婚的情節(jié),而且都有用樹葉、獸皮或編織物遮面避羞的描述。新娘蒙紅蓋頭只是由其演變過來的。
商紂王帝辛與紅蓋頭
商朝君主紂王帝辛,有個皇叔叫聞仲,此人勇冠三軍,紂王的江山千斤重,他橫擔(dān)八百還有零,滿朝文武,各路諸侯,沒有一個不敬重他的才能.唯有一點使群臣們不太佩服的,就是他太怕老婆了,這一年聞仲征戰(zhàn)凱旋,滿朝文武,就連紂王天子也到十里長亭迎接。酒席宴前,歡慶祝賀之余,也不知哪位大臣無意中與老太師開了個玩笑:“老太師征戰(zhàn)北海,平定反寇凱旋歸來,真是勞苦功高,今日萬歲都來為你慶賀,真乃十分榮耀;只怕回到府內(nèi),見了婦人就......”老太師的臉微微一紅。
趕巧,這一情景被紂王看見了,紂王心想難道皇叔真的懼內(nèi),于是便想看個明白,回到宮院,紂王喬裝打扮,往太師府而去。
他剛到皇叔門口,正好見皇叔半跪在嬸娘面前請安。紂王那個氣呀,把腳一跺轉(zhuǎn)回來。來到金殿即刻傳下一道圣旨:命滿朝文武大小官員,各帶婦人隨旨上殿。不多一時,大小官員都帶著夫人來到金殿。參拜已畢,剛想落座。只聽見紂王大喝一聲,命人將他的嬸娘拿下!并對嬸娘說,我皇叔南征北戰(zhàn),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別說滿朝文武,就是孤王我,也十分敬重于他。你竟敢這樣在家屈辱他,你大模大樣地坐在上面,讓我皇叔半跪著給你請安!往日群臣議論,孤且不信,今日親眼得見,你還有何話可講?于是下令將嬸娘砍頭,武士們即刻拿過三尺白綾,往脖頸上一堵,一時染了白綾。紂王大聲的說道:“就以這紅綾為戒,不得虐待丈夫!今后女孩出嫁那天,頭上還要蒙塊大紅布,記著這一教訓(xùn),好好地侍奉丈夫!”
人隨王法草隨風(fēng),圣旨一下,各路諸侯就慢慢地傳開了,就這樣一代代地傳了下來。
諸葛亮老婆與紅蓋頭
傳說,諸葛亮黃月英夫婦婚后的生活很幸福。諸葛亮隨劉備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戰(zhàn),黃月英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務(wù),撫養(yǎng)孩子成長。 盡管黃月英既聰明又賢惠,但她畢竟長得有點難看。古往今來,總有不少人替諸葛亮感到遺憾。不過,在黃月英的家鄉(xiāng)湖北襄陽,當(dāng)?shù)厝藶檫@位才女修建的廟宇里,她可一點也不難看,當(dāng)?shù)剡€有關(guān)于她的動人故事。
據(jù)當(dāng)?shù)厝苏f:“黃月英小名阿嬌,長得花容月貌。聽說諸葛亮學(xué)識人品俱佳,就很傾慕他,于是托父親主動提親。她請父親在諸葛亮面前說自己很丑,看他是不是一個以貌取人的凡夫俗子。沒想到諸葛亮很爽快地答應(yīng)了。結(jié)婚那天,黃月英頭上蓋著一塊紅布,她想試探一下諸葛亮是不是真的心甘情愿,毫不猶豫地去揭紅蓋頭。沒想到諸葛亮真的二話沒說就揭了蓋頭。面對花容月貌的黃月英,諸葛亮以為弄錯了。這時一臉喜氣的新娘才道出了原委。據(jù)說,后來人們結(jié)婚,姑娘的紅蓋頭就是從黃月英那兒學(xué)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