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葉秋海棠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2017-05-19 09:46:2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yàn)橹兴幍臍v史悠久且副作用小。心葉秋海棠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yàn)橹兴幍臍v史悠久且副作用小。心葉秋海棠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心葉秋海棠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一口血、紅盤、大巖酸
【來源】藥材基源:為秋海棠科植物心葉秋海棠的塊莖。
【原形態(tài)】多年生肉質(zhì)草本,高15-22cm。無莖。地下塊莖球形,直徑約1cm。1葉,葉柄長9-13cm,無毛;葉片卵狀心形,長4-11cm,寬3-9cm,先端短漸尖,基部心表,兩側(cè)近對稱,上面無毛,下面主脈上有時微被疏柔毛,干后兩面褐色,邊緣具不整齊的牙齒。聚傘花序,總花梗從地下莖生出,與葉柄近等長;花粉紅以,雄花被4片,外輪2片卵圓形,長、寬約4.5cm,內(nèi)輪2片橢圓狀披針形,長約4mm,寬約1.5mm,內(nèi)輪2片李鵬圓狀披針形,長約4mm,寬約1.5mm,花絲基部短的合生,有花絲約12條,花藥橢圓形,縱裂;雌花被片4,花柱大部分合生,成長約2m的柄。蒴果卵形,有3翅,其中1翅較大,鐮刀形,鈍頭。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潮濕巖石上。
【性味】味酸;澀;性寒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止痛;解毒。主吐血;血崩;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我們知道了心葉秋海棠的功效與作用,心葉秋海棠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內(nèi)容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