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水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西藏水黃連,詳細的描述一下西藏水黃連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習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狹序唐松草的根莖及根。
【原形態(tài)】狹序唐松草,多處生草本,高40-80cm。全株無毛。莖直立,上部分枝。葉互生;葉柄長約12cm,基部有狹鞘;插葉薄膜質;葉為三至四回三出復葉;葉片長約15cm;小葉草質,楔頭腦 倒卵形、寬菱形或近圓形,長0.8-2.2cm,寬0.8-3cm,先端圓或鈍,基部寬楔形、圓形或淺心形,3淺裂或深裂,邊緣有粗齒,兩面脈近平,網(wǎng)脈不明顯?;ㄐ蛩瓶偁睿猩悦艿幕?;花兩性,花梗長1-2mm;萼片4,花瓣狀,橢圓形,長2.5-3.5mm,寬1-1.5mm,白色或帶黃綠色,早落;花瓣無;雄蕊7-10,長約4mm,花絲上部比花藥窄,下部絲狀,花藥橢圓形,長約0.7mm,先端有短尖;心皮4-8,花柱長,拳卷,柱頭生于腹面。瘦果扁卵球形,長約2.5mm,有6-10條縱肋,無柄或有格短的柄、宿存花柱長1-2mm,拳卷?;ㄆ?-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300-3600m的山地草坡、林邊或疏林中。
【化學成份】根莖含鶴氏唐松草堿(hernandezine),隱品堿(cryptopine),黃連堿(coptisoine),異粉防已堿(isotetrandrine),小檗堿(berberine),木蘭花堿(magnoflor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肝;心;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肝;止痢。主瘡癰腫毒;濕熱黃疸;痢疾;結膜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西藏水黃連的功效作用等已經在上文中有了比較詳細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西藏水黃連是否還有其它的療效這個問題還需要大家進一步的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