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中藥大全 > 正文

        泡桐葉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2017-05-18 22:52:59  來源:360常識(shí)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泡桐葉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jià)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泡桐葉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

        泡桐葉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jià)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泡桐葉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桐葉、白桐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葉。

        【原形態(tài)】1.泡桐,喬木,高達(dá)30m。樹皮灰褐色,幼枝、葉、葉柄、花序各部及幼果均被黃褐色星狀絨毛。葉柄長達(dá)12cm;葉片長卵狀心臟形,長可達(dá)20cm,先端長漸尖或銳尖頭,基部心形,全緣。花序狹長幾成圓柱形,長約25cm;小聚傘花序有花3-8朵,頭年秋天生花蕾,先葉開放;總花梗與花梗近等長;花萼倒圓錐形,長2-2.5cm,5裂達(dá)1-3,裂片卵形,果期變?yōu)楠M三角形;花冠管狀漏斗形,白色,內(nèi)有紫斑,長達(dá)10cm,筒直而向上逐漸擴(kuò)大,上唇較狹,2裂,反卷,下唇3裂,先端均有齒痕狀齒或凹頭;雄蕊4,二強(qiáng),隱藏于花冠筒內(nèi);子房2室,花柱細(xì)長,內(nèi)彎。蒴果木質(zhì),長圓形,長6-10cm,室背2裂。種子多數(shù),扁而有翅。花期2-3月,果期8-9月。

        【化學(xué)成份】毛泡桐 葉含桃葉珊瑚甙( aucubin),泡桐甙(paulownioside),毛蕊花甙(verbascoside),異毛蕊花甙(isoverbasc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乙酸熊果酸( acetylursolicacid)α、β。

        【藥理作用】1.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毛泡桐皮的乙醚、乙醇。丙醇提取物均有抗菌活性,體外抗菌試驗(yàn)證明,毛泡桐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作用較強(qiáng),對卡爾斯伯金酵母菌次之,對大腸桿菌較弱。毛泡桐莖丁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和類鏈球菌有抗菌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為紫葳新甙Ⅰ,對上述細(xì)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為150μg/ml。毛泡桐葉中分離出的幾種結(jié)晶,對8種常見菌和流感病毒、仙臺(tái)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毛泡桐木部所含右旋芝麻素(dsesamin)對流感病毒、仙臺(tái)病毒和結(jié)核桿菌有抑制作用。毛泡桐葉中所含熊果酸在體外對革蘭陽性細(xì)菌、革蘭陰性細(xì)菌和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分別為50-400μg/ml,200-800μg/ml和 100-700μg/ml。泡桐花提取物也有較強(qiáng)的抑菌作用。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消腫。主癰疽;疔瘡腫毒;創(chuàng)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以醋蒸貼、搗敷或搗汁涂。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于泡桐葉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shí),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shí)。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shí)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