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 主要看臨床表現(xiàn)
大家對于病毒性心肌炎這種疾病并不陌生,無論兒童還是中老年人都會有可能患上此病,近些年來隨著心肌炎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專家說得了病毒性心肌炎要及時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治療,如果拖延治療時間,或是治療效果不好,就會誘發(fā)心肌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給患者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那么,病毒性心肌炎有什么癥狀呢?
一、臨床診斷依據(jù)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腦綜合征。
2.心臟擴大(X線、超聲心動圖檢查具有表現(xiàn)之一)。
3.心電圖改變:以R波為主的2個或2個以上主要導聯(lián)(I、II、aVF、V5)的ST-T改變持續(xù)4天以上伴動態(tài)變化,竇房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滯,成聯(lián)律、多形、多源、成對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結及房室折返引起的異位性心動過速,低電壓(新生兒除外)及異常Q波。
4.CK-MB升高或心肌肌鈣蛋白(cTnI或cTnT)陽性。
二、病原學診斷依據(jù)
1.確診指標:自患兒心內膜、心肌、心包(活檢、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檢查, 發(fā)現(xiàn)以下之一者可確診心肌炎由病毒引起:①分離到病毒。②用病毒核酸探針查到病毒核酸。③特異性病毒抗體陽性。
2.參考依據(jù):有以下之一者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可考慮心肌炎系病毒引起:①自患兒糞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離到病毒,且恢復期血清同抗體滴度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②病程早期患兒血中特異性IgM抗體陽性。③用病毒核酸探針自患兒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三、確診依據(jù)
1.具備臨床診斷依據(jù)2項,可臨床診斷為心肌炎。發(fā)病同時或發(fā)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證據(jù)支持診斷。
2.同時具備病原學確診依據(jù)之一,可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具備病原學參考依據(jù)之一,可臨床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
3.凡不具備確診依據(jù),應給予必要的治療或隨診,根據(jù)病情變化,確診或除外心肌炎。
4.應除外風濕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結締組織病以及代謝性疾病的心肌損害、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fā)性心肌病、原發(fā)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先天性房室傳導阻滯、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異常、β受體功能亢進及藥物引起的心電圖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