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長牙發(fā)燒怎么辦 先觀察不要盲目治療
相信每一個孩子都出現(xiàn)過發(fā)燒的現(xiàn)象,引起發(fā)燒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就是出牙引起的發(fā)燒,在6個月左右的寶寶之間常見,那么這時媽媽們要先觀察,物理降溫,不要盲目用退燒藥。
一、小孩長牙發(fā)燒怎么辦
一般來說,以上現(xiàn)象持續(xù)3—4天,乳牙就穿破牙齦萌出了。有的孩子出牙晚一點,并不說明身體有什么問題。剛長出的乳牙還不能吃飯用,因此不能給孩子硬食,媽媽也不要讓孩子含著乳頭睡覺。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fā)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于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xù)發(fā)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fā)熱。
寶寶長牙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出齊20顆乳牙,大約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長牙可能引起發(fā)燒、流口水、亂啃咬。牙齒數量的增加改變了寶寶的飲食結構,爸媽一定要好好面對寶寶的出牙期哦。
長牙過程中,一定要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還是在寶寶的飲食上下功夫。多吃提升免疫力的食物調理體質。只有健全的免疫系統(tǒng),才能幫助寶寶抵抗致病的細菌和病毒,遠離疾病。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此外,不要讓寶寶偏食而導致營養(yǎng)失調。
二、長牙期間的護理
1、口腔清潔及預防工作長牙后更容易造成溢奶及食物殘渣的堆積在口腔內,一旦嬰兒長牙之后,會造成蛀牙的細菌──所謂的變形鏈球菌可以在嬰兒口腔中生存繁殖,所以家長一方面應注意嬰兒口腔的清潔工作,于每次喂奶完畢后,用紗布或大棉棒沾冷開水清潔,一歲左右則可用牙刷或指套牙刷將嬰兒口腔清潔干凈。
另一方面盡量不要讓嬰兒含著奶瓶入睡,一歲以后不要在孩子睡前或夜里喂奶,以免日久之后容易造成奶瓶性蛀牙。
2、跌倒撞傷
嬰兒新長出的牙齒及牙床組織仍然稚嫩,加上孩子學爬,學走探索這個世界時,如不小心跌倒,極容易撞傷牙齒或造成牙齒脫落,所以不要讓孩子獨自在學步車、秋千,或娃娃推車上,最好擺在游戲床里玩耍。
3、奶嘴
有些家長會擔心吸食奶嘴或手指是否會對牙床發(fā)育有不良的影響。其實嬰兒有強烈的吸吮欲望,單單吸奶瓶往往無法滿足其欲望。吸食之頻率、強度以及習慣持續(xù)的長短是決定其是否對口腔結構有影響。
奶嘴習慣最好能在2歲以前將之戒除,大部份孩子在4、5歲入學時會自動停止吸手指的習慣。超過5歲等,如孩子愿意停止此習慣則經由褒獎及鼓勵等心理建設來改善,若仍不成功才考慮使用矯正器予以幫助。
4、甜食之攝取
4個月大的嬰兒已可開始攝取副食品,應盡量保持食物之原味,不必添加調味品,尤其是含糖又容易沾黏牙齒之食物應愈晚接觸愈好,所謂愈晚嘗到甜頭愈不易蛀牙。起司、新鮮水果、核果等是不錯的零食,果汁大部份含有糖份應稀釋飲用。餅干,糖果,含糖乳酸飲品等應限時限量供應。最好餐后再吃既不影響正餐又可達到解饞的目的。
5、定期口腔檢查
1歲左右就每半年帶孩子給牙醫(yī)檢查口腔,一方面讓孩子熟悉牙科環(huán)境,將來不至于害怕看牙醫(yī),另一方面牙醫(yī)可給予不同階段之口腔衛(wèi)生指導及飲食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