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藥箱 7味中藥最補血
2017-05-12 16:59:5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有人認為臉色蒼白、萎黃、沒有血色,是貧血的緣故,于是吃很多補血的營養(yǎng)品,但也不見效果。其實單純性補血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血的問題,
有人認為臉色蒼白、萎黃、沒有血色,是貧血的緣故,于是吃很多補血的營養(yǎng)品,但也不見效果。其實單純性補血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血的問題,補血必須先補氣,氣能生血,只有氣血、陰陽兩相補,才有可能改變血氣不足的狀況。
專家表示,阿膠、靈芝、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物,都有養(yǎng)血生血的效果,多吃能使皮膚變好。除此之外,生地、白芍、川芎、當歸等組成的四物湯,是補血的基本方法。紅棗、何首烏、人參可以培養(yǎng)血色素,也是補血良藥。阿膠、豬血、羊血等食物,臉色不好的人每周吃一次,既可以補鐵,也可以補血紅素。
從中醫(yī)來看,肝腎不足、淤血阻滯、痰濕內(nèi)停都會引起臉色不好。補血必須分病因,再治療。經(jīng)過半年至一年左右的調理,平時早睡早起,適當鍛煉,“黃臉婆”去掉斑點、臉色變紅并不是夢想。喜歡進補,但很多進補并不得法。虛證才需進補,實證進補反會為害。進補也要經(jīng)過辨證,氣血、陰陽要分清。
肝腎不足引起的血虧
皮膚表現(xiàn):
黃褐斑、蝴蝶斑,皮膚粗糙、暗淡無光、松弛下垂。補法:
大補元煎湯、枸杞子、桑葚、巴戟天、生地、熟地等,日常都可以多吃。淤血阻滯引起的血虛
皮膚表現(xiàn):
唇色紫暗,面色黧黑、暗啞,容易長痘。補法:
可吃田七、紅花、當歸、桃仁、丹參等有活血作用的中藥材。痰濕內(nèi)停引起的貧血
皮膚表現(xiàn):
面色蒼白、晦澀。補法:
可吃半夏、僵蠶、百部、茯苓、陳皮等有化痰作用的中藥材。氣虛引起的血虧
皮膚表現(xiàn):
面色蒼白,指甲口唇淡白。氣虛者常見癥狀為面色白而無光澤、說話聲小、氣短、倦怠、動則尤甚。補法:
四君子湯、人參、黃芪、山藥等日常都可以多吃。精神調攝:
氣虛的人精神情緒常處于低落狀態(tài)。精神調攝的目的是要讓他們振奮起來,變得樂觀、豁達、愉快。緩解調攝:
氣虛者適應寒暑變化的能力較差,寒冷季節(jié)常感手腳不溫,易感冒,因此,冬季要避寒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