潴留性息肉的癥狀有哪些
潴留性息肉是很常見的一種息肉疾病,一般10歲以下的孩子是該疾病的主要發(fā)病人群,潴留性息肉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是比較大的,有的可以自愈,但是有的需要經過專業(yè)的治療才能康復,如果您對潴留性息肉不是很了解,就一起看看潴留性息肉是什么吧,希望下面的資料對您有所幫助。
幼年息肉又稱簡單息肉,或稱潴留性息肉,多發(fā)生于2~10歲,發(fā)病率較高,約占小兒息肉中的80%,為良性含腺體的肉芽腫,多能自愈,尚未見有惡性變的病例,男孩多見。其發(fā)生原因可能在過敏的基礎上,由于硬便的損傷,慢性炎癥引起,開始腸黏膜呈慢性炎變而有局限性肉芽增生,漸漸增大形成1cm左右直徑的息肉,多呈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結節(jié)狀紅色,隨腸蠕動的牽拉息肉根部逐漸形成黏膜蒂,最后隨腫物的增大而蒂變細,直至血運供應不足或蒂扭轉,息肉糜爛,壞死,脫落而自愈。
低位息肉直腸指檢能觸及者一般均在門診手法摘除。即用手指在直腸內壓迫息肉蒂部,使其在蒂和息肉相接部離斷,一般出血不多。如息肉大而蒂長者可以手指將息肉鉤出肛門外,用絲線結扎蒂部,然后將息肉送還直腸內,俟其自行脫落。息肉摘除后休息1h,如排便或直腸指檢無再出血則可令患兒返家。高位息肉可在乙狀結腸鏡檢或纖維結腸鏡檢下,摘除息肉,以上方法不能摘除時,需考慮開腹切腸摘除息肉,但很少有此需要。
以上就是關于潴留性息肉是什么的有關介紹了,所以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一旦發(fā)現任何異樣都要及時治療,另外誘發(fā)潴留性息肉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應該保證孩子的營養(yǎng)均衡,養(yǎng)成規(guī)律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