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經常出汗是怎么回事?
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了,終于不用再忍受酷暑,晚上睡覺的時候蓋一條薄毯就可以了,但是有的人卻表示自己睡覺的時候一直很熱,有的時候能被熱醒,夏天的時候更是難耐,冬天的時候身上也是很熱,能把睡衣全部浸濕。那么,晚上睡覺經常出汗是怎么回事呢?現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出的汗叫“盜汗”。盜汗是中醫(yī)的一個病癥名,是以“入睡后汗出異常,醒后汗泄停止”為特征的。中青年“盜汗”與小兒血鈣偏低引起的“盜汗”發(fā)病機理不同。冬春轉季是中青年“盜汗”的高發(fā)期,原因多為病人“陰虛”所致,用通俗的話講,即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儲存在人體內的“精氣”已不足,當體質下降時,就會出現盜汗癥狀,如潮熱顴紅、心煩盜汗、失眠、乏力等現象。而中青年人群,面臨工作、家庭壓力較大,體力、精力透支明顯,極有可能導致人體植物神經紊亂,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補“氣”,則必然受到盜汗癥的“垂青”。
晚上睡覺出汗
夜間出汗叫盜汗,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后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jié)?,醒后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后有時出現口干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驚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對于體質較弱的人,在進入春天之后,應該進行食補,多吃一些滋陰的食物,像是大棗,黑豆,核桃,黑芝麻等,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不要吃辛辣生冷的食物。生活要有規(guī)律。 患者的被褥、睡衣等,應該經常拆洗或涼曬,保持干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