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急救常識 > 正文

        鈹中毒的毒理知識

        2017-05-31 08:05:4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鈹及其化合物主要以蒸氣、煙霧、粉塵形式經(jīng)呼吸道侵入人體,經(jīng)口進入吸收甚微,因為即使是可溶性的鈹化合物,在胃腸道內(nèi)也大部分形成磷酸鹽而沉淀不被吸收,一般認為消化道吸收量低于口服量的1%。

        鈹也不能經(jīng)過完整的皮膚侵入人體,故急性鈹中毒幾乎均僅見于職業(yè)接觸人群,如從事鈹冶煉加工、原子能、航天、制造精密儀表、耐高溫陶瓷和光學(xué)鏡體材料的接觸鈹作業(yè)者。作業(yè)場所空氣中鈹濃度超過0.1mg/m3時,即可引起急性中毒;超過1 mg/m3,短時接觸即可使人中毒(我國規(guī)定最高允許濃度為0.001 mg/m3)。

        急性中毒的致毒機制主要與鈹干擾多種酶的活性相關(guān),由于鈹能拮抗鎂離子,故被鎂激活的酶系,如堿性磷酸酶、葡萄糖磷酸復(fù)位酶、透明質(zhì)酸酶及三羧酸循環(huán)中的脫氫酶等,均易被抑制,但三磷腺苷酶和琥珀酸氧化酶等卻可被激活,至于這些酶活性的改變與中毒病理改變之間的具體聯(lián)系,尚有待闡明。

        臨床表現(xiàn)

        急性鈹中毒主要損害呼吸系統(tǒng),尤以肺的病理改變明顯,故曾被稱為急性鈹肺,但除呼吸系統(tǒng)外,尚有全身癥狀和肝損害等表現(xiàn),故以改稱急性鈹病為妥。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